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成功:《金陵十三钗》战争暮色中的人性光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6日10:01  新浪娱乐微博
《金陵十三钗》海报 《金陵十三钗》海报

  无疑,《金陵十三钗》(The Flowers of War)将成为张艺谋导演、刘恒与严歌苓编剧,以及克里斯蒂安·贝尔、佟大为(微博)等各位主创的又一部代表作。尽管发生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下,影片讲述的却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

  故事结构

  开端:男主角初来乍到,见钱眼开、见色忘义,遭遇日军凶残的兽性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想逃却无路可退。发展:为苟全性命与女人共同进退,无论父亲为救女而死,抑或妓女为救兵而亡,目睹的种种牺牲让他在自我斗争中渐渐改变,直到面对离去的车说不,我们知道——选择就此做出,独善其身不再是选项,尽可能地保护大家才是唯一的目标,于是在他的带领下,众人为“狸猫换太子”付出了一系列的努力。结局:完成拯救,走出困境,职业与“死”挂钩的他,最终带给人以“生”。

  一个骗财骗色的假英雄,在真正的邪恶面前,为无辜的村民们鼓起勇气,在面具作用下、在责任驱使下、在正义感的觉醒与使命感的召唤下,最终进化成真英雄,自我升华的同时拯救了拥戴他的民众。……如此情节可能发生在任何西部片内,如与本片同年的动画佳作《兰戈》;但对中国电影、对第五代、对张艺谋来说,便格外有意义。

  《金陵十三钗》是张导第一次成功驾驭好莱坞的经典“三段式”剧作结构,他以个人履历中前所未有的清晰严整,把上述“极其简单”的故事演绎得无懈可击,这并不简单!至于过目难忘的李教官的事迹,虽在严丝合缝的三段式主干上,绕了一根旁线的藤条,但有效地将故事从教堂延展到市区,短暂地打破了整体的“以点见面”,难得开启了一扇正面战场的“天窗”——不仅加重历史的厚重感与战争的写实性,也足以让准备拿“妓女救国”说事儿的各路“无恶意或有恶意的闲人们”哑口无言。

  视觉象征

  更令人叫绝的是,如果你仅仅以为,张艺谋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讲故事上,那就错了;张导最强的视觉表现仍然无限惊喜。在象征战争的灰蒙蒙的尘雾中,开篇豆蔻的琵琶便被割断三根弦,已暗示出人物命运。此后,灰秃秃的墙外始终黯淡冰冷,惟有当人性点亮时才重现颜色,妓女的旗袍、教堂的彩色玻璃、玉石俱焚时飞散的绸布彩纸……,即使残忍的灰黑暮色笼罩一切,也不能抹煞人性短暂却又灿烂的华彩,反战的影像语言溢于言表。

  严歌苓老师在《金陵十三钗》原著小说中,未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罪行大书特书,而是描绘了一幅“更具神性的女性,以献身的方式,为男性的战争兽行赎罪”的女性主义画卷。张艺谋在电影中,用人性光彩取代了原著的女性主义,更普适、更通俗,是本片于艺术层面有所建树之余,奠定商业成功的一步好棋。

  宗教隐喻

  在此基础上,这还是一则神话。入殓师假扮成神父(Father,父亲),正如所有宗教故事传颂的“先知”,起初不过是迷失的浪子,在反复经历自我怀疑与自我肯定后,坚定了信念并为之鞠躬尽瘁。“先知”面对的两大群体的两位代表的女性,一个是对汉奸父亲失望透顶的女孩,一个是对不洁之躯自我厌恶的妓女。

  觉醒后的“先知”,像《出埃及记》所记述的那样,率领女孩远离杀戮、迈向平和,正如真正的父亲一般保护她、指引她。

  与此同时,他又用与宗教受洗如出一辙的、仪式感极强的“平躺化妆”,表面上洗尽妓女的风尘,内心里让她们重拾尊严。仍如真正的神父一般,净化、抚慰这些饱受外界与自我折磨的灵魂,送她们上路,完成片尾的“殉道”。

  ——殊途同归,俱是救赎。在拯救别人的过程中,“先知”也自我升华,终获内心的宁静,坚定不移地驶向应许之地,离开1937年底被残暴兽行血洗的“人间地狱”南京。

  (毕成功(微博))

(责编: 田野)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