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京华时报:小品并非没市场 而是缺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31日09:46  京华时报微博

  韩浩月

  与被网友称为“20年来最难看”的兔年春晚相比,龙年春晚的创新之举还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舞台之绚丽、歌手的搭配,比如取消念贺电、植入广告以及真唱等,都凸显出龙年春晚导演班子的努力。

  遗憾总是难免的,龙年春晚很大的遗憾之一是赵本山的缺席,没了“赵本山小品”这盘硬菜压轴,总显得春晚缺少了点什么。让观众愈加失落的是,其他语言类节目也不争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不多。对此,春晚总导演哈文(微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小品已经没有市场”的解释。

  其实哈文真正想表达的观点是,小品创作缺乏人才支撑,她以王朔、冯小刚(微博)曾在鼎盛时期做小品为例,坦言电影吸引了优秀创作人才,同时她表示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笑料的主要场所,观众对春晚小品的期待值很容易落空。哈文说得没错,但通过这两个原因,得出“小品已经没有市场”结论却值得商榷。何为“市场”?观众的期待与欢迎就是市场,创作者的低迷状态,是属于“制造方”的问题,作为“消费者”的观众,对小品的热情是从来没有降低过的。

  试想一下,最近这些年,哪年不曾通过春晚小品出现传遍大江南北的流行语?哪年临近春晚时,观众不是对赵本山有何新作充满期待?哪年春晚过后,人们不是抱怨好看的小品越来越少?——抱怨也是一种热情,如果观众真对小品没兴趣也就不会抱怨了。由陈佩斯、朱时茂(微博)、赵本山、宋丹丹(微博)、范伟(微博)等诸多小品演员开辟的小品市场,现在非但没有萎缩,而且处在需求的焦渴期,只是没有真正有分量的作品来满足而已。

  小品衰落的轨迹和相声衰落的轨迹几乎是相同的。相声魅力不再,缘于它失去了针砭时弊的能力;小品不再好看也在于它浮于生活表面,难以还原现实生活真实的幸福与酸楚。此外,小品创作过于圈子化,创作者与表演者通常多年合作,直至素材使用殆尽、灵感捉襟见肘,创作群体难见新鲜血液,作者队伍培养乏力,让小品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今年语言类节目已有到了“谷底”的趋势,明年春晚怎么办?赵本山还上不上?其他小品能否在质量上有所改观?这不容乐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品之颓也非这一两年的事情。想要恢复小品在春晚上的活力很简单,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那个几乎被大家说烂了的词“创新”。赵本山这位春晚“老炮”要创新,改变用了一二十年的创作思路,让作品重新拥有生活的灵气。那些年年成为赵本山陪衬的小品演员也要“创新”,要敢于挑战赵本山小品在春晚的地位,十八路神仙各显神通,广纳人才,去粗取精,让小品从形式到内容都焕然一新,或能让小品绝处逢生。

  当然,作为平台提供者,春晚的胸襟和胆量才是决定小品复兴的关键所在,如果像过滤纯净水那样,对小品进行几道十几道的审查、筛选,这不仅对创作者是一个打击,也很容易让小品失去锋芒,因而失去与观众建立联系的“群众语言”和“价值观判断”。哈文已经表示不愿意再执导春晚,除了众口难调这个原因外,恐怕也有平台约束的因素吧。所以,想要春晚从导演到演员都踊跃起来,春晚还得有大的改革,且变化不能停留在表面与形式上,而是要从本质上适应人们新的娱乐需求,只有这样,小品乃至整个春晚才会重新好看起来。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