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5675名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会员投票选出的奥斯卡最佳电影奖项,给了向好莱坞默片黄金时期致敬的《艺术家》,这太符合逻辑了。以下数据足以佐证:在学院的会员中,94%是白人,77%是男性。这些投票者的平均年龄高达62岁,而只有14%的学院成员不到50岁。——奥斯卡评委主要是白人、老人、男人,在一群“白老男”的操纵下,20后、30后、40后的集体回忆战胜了其后所有人的回忆。
我真不是嘲讽,《艺术家》当然不错,但其实好几部入围最佳影片奖的都不错。《点球成金》《雨果》《后裔》都不错,为什么是《艺术家》?也许在老年评委眼中,《艺术家》就是他们自己的《艺术人生》,选择它,相当于在老帮菜们执手相望泪眼婆娑中,完成一次“感动好莱坞”的大型自娱自乐游戏。
奥斯卡越来越没有锦标属性,尽管数千里外的张艺谋们还铆着劲儿冲击,它的吊诡在于很难谈得上客观两字。刘翔非得拿到接近于12秒90的佳绩才能奥运夺冠,而奥斯卡夺冠基本不讲成绩,只讲口味,最好的也可能输。
以撞线为目的,而不是以娱乐精神对待,更接近我们看奥斯卡的角度。媒体总想从赛果里看出个子丑寅卯未来走向流行趋势,凡此种种,恰恰忽略了奥斯卡的Party属性。我觉得奥斯卡与同一时间在奥兰多进行的NBA全明星赛更像,它是一场全明星的年度聚会,是打着竞争旗号的以片会友。太强调结果,会让参与者不爽。看到科比没得MVP依旧面带笑容吗?真谛是:参与,即意味胜利。
当然,上述泼冷水的判断并不妨碍我真心祝贺梅丽尔·斯特里普以及伊朗的《分离》,这几乎是最无争议的两次颁奖。梅丽尔·斯特里普演什么是什么,她为表演艺术而生,神经十分强大。主观地说:我愿意梅姑每年都拿影后,只要她不停演。《分离》符合人性的世界性主题,特别是来自一个目前敏感的国度,这种鼓励方式,符合奥斯卡的价值判断。
在谈论奥斯卡的时候,我们往往有种不太好的表现:“装”,不深谈它似乎就意味着不时髦不专业不高端,还有人愿意为结果找一大堆说辞,好像不能证明评委们选择的正确,不能说明某电影为何拿,就跟电影离得很远,跟艺术离得很远,跟权威离得很远。
我觉得这不是自信,而是自卑。一切的奖项都是有个性的,它不是一次命题作文,而是好多人不同选择后得出的最大公约数,这些结果,并不以正确为目的。它不是以某一种口味的选择否定、拉低另一种选择。正确态度是:你喜欢一部电影,一个演员,它还在那里,他还在那里,不因为得奥斯卡与否而改变。
□谭飞(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