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辽沈晚报:从《桃姐》看国产电影的情感缺失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6日18:19  北国网-辽沈晚报微博

  我看的是下午2点场电影,人很少。我和妻子坐在黑暗中,手握着手,默默地流泪。我想起了带我长大的外婆,她肯定想到了她中风不久的父亲。让我们流泪的是许鞍华的电影 《桃姐》。电影散场,等字幕放完后,我们才起身。回去的路上,我们一直沉默着。对中年人来说,这是一部不需要交流的电影。它展示的是老人完全真实的生存境遇。这种境遇,我们每个人在未来都将面对。

  这是一个温暖故事,但依然让人感到了人生的悲凉。这悲凉来自衰老与死亡,谁也无法躲过,无论你是一个佣人,还是一个总统。在我看来,桃姐比《铁娘子》中的撒切尔夫人,晚年要幸运一些。桃姐至少没有靠与幻觉对话而活着,她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有她从小带大的小主人,有一群与她同样孤独无依的老人,她甚至还能去照顾和安慰别的老人。

  对叶德娴扮演的桃姐,我非常熟悉,就像我的外婆一样,整洁干净,会做一手好菜,既善良质朴,又坚韧自尊,对你充满慈爱,也永远为你骄傲。因历经沧桑,对世事从来都保持着一份从容与安详。只是我没有刘德华演的罗杰那么好运。外婆的最后三年,因想回到老家土葬,离开了城市。当时我在上大学,只有寒暑假能去陪陪她。看电影时,我就在想,外婆在老家不能与她熟悉的女儿和外孙在一起,一定非常孤独。只是当年我还太小,完全没有罗杰那么善解人意,错过了很多可以陪伴外婆的时光。我想桃姐是不是佣人,并不重要。对一个把自己带大、又一直照顾自己的人,无论她是谁,你都会有一份骨子里的亲近。当罗杰喊她干妈时,所有的观众都认为天经地义,所以,《桃姐》表达的仍是一种亲情,一种并非来自血缘的亲情。这部电影虽然镜头客观、表演平实,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但却有饱满而细腻的情感。对观众来说,是一部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电影,我想每个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会在内心审视一下自己生活中老人的处境。

  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教育,一直是电影的重要功能,但情感表达一直是国产影片的弱项。我们不仅在现实中,对信任、友善、怜悯、关爱、虔诚、孝敬、呵护这类情感体验不深,在电影中也很难看到这类让人感动的情感故事。对情感来说,相互信任和关爱,都是最重要的情感环境。因为这种情感环境的缺失,国产电影中,也极少看到像《桃姐》这种人与人交往、爱与被爱的美好故事。

  中国曾是一个情感教育非常丰富的国度。早在孔子时代,论有孝敬老人的难处时,孔子就说过:“难在子女始终能和颜悦色上。有事年幼者操劳,有酒食让老人先吃,难道这就是孝了吗? ”人的面容,才是内心真情的流露。《礼记》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电影中的罗杰,向我们展露的就是这种和气、愉色和婉容。只是这些传统,已被今天的很多人遗忘了。

  当然,能拍出这样一部情感饱满的电影,与导演许鞍华对艺术的执著和心态的安静,也是紧密相关的。许鞍华今年64岁,一直与妈妈租住在香港,处境再不好,她都没有放弃过自己对电影艺术的原则。或许是从自己与妈妈简单的生活中,她才更好地把握了桃姐的心理境遇。许鞍华说:“拍完这部电影后就不那么怕老了,不怕潦倒了。”这里既有她对艺术的自信,也有她对衰老的超越。好的电影,终究来自对生活与生命真诚的体验与感悟。

  “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桃姐》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孤独与苦涩,更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生命的尊严。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衰老之日,许鞍华借这部电影不仅在安慰自己,也在安慰每一个老人,更是在教育银幕前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尊严地老去,但在你还年轻时,请多多关爱你身边的老人。因为他就是你的未来。 

  叶匡政

(责编: sisi)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