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王晓晶 巩晓莉 编辑/ 巩晓莉
不出意料,电视剧《山楂树之恋》一经开播,口水飞溅,人们开始无比怀念电影中周冬雨(微博)和窦骁的纯情,一度幻觉曾被自己骂得风中凌乱的电影制作精良。从小说到电影再到电视剧,越来越成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但无论是此前的《杜拉拉升职记》,还是更早时候的《风声》《我叫刘跃进》,小说风光无限,电影风生水起,但到电视剧就一片风声鹤唳的衰势。是先入为主还是珠玉在前?是电视剧创作难度更大,还是这种搭顺风车的行为本身就是急功近利?是人们对电视剧要求更高,还是电视剧自己不争气?
流水线模板大PK
《杜拉拉升职记》
点解:时尚与故事不可兼得?
综合评分:★★★☆☆
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火爆自不必赘述,但同名电影显然成了单调的办公室恋情,物质、闹腾、植入,应有尽有,不过这种干净明亮并且“坏神”的白日梦观众就是买账,票房嗖嗖过亿,老徐作为导演的才华尚欠火候,但自我经营能力绝对超强。等电视剧《杜拉拉》出来,被华丽丽的电影喂刁了的观众注定只盯着一个“土”字,不过也有中肯意见,认为它很接近原著并且确实讲的是升职那些事儿。
《我叫刘跃进》
点解:只有刘震云自己最出彩
综合评分:★★★☆☆
对《我叫刘跃进》来说,刘震云的智商是最大卖点。有点像《疯狂的石头》之U盘版,事儿挺好,就是拍得有点糙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其黑马姿态,投资500万元,却在强片如林的贺岁档里抢到1600万票房。至于随后的电视剧版,虽然在广大电视观众心目中波澜不惊,不过刘震云却说它“从容不迫地讲述了一只羊闯入狼群的故事,将刘氏幽默发挥到极致”,所以他更爱电视剧版。好吧,说来说去都是您的戏。
《唐山大地震》
点解:注定变成《唐山一家人》 ?
综合评分:★★★☆☆
对于《唐山大地震》,很多人认为还是用原著小说《余震》的片名更为合适,或者叫《唐山一家人》《天崩地裂一家亲》,可能观众接受起来心态会平和得多。不过一部由唐山市政府筹划并参与投资的电影,允许冯小刚(微博)讲述这样一个并非“全景式”的故事,倒也算一种“限制性”进步。陈小艺、张涵予(微博)、张国立加盟的同名电视剧还未出炉,抱着鼓励的心态,多给半星。
《手机》
点解:撕开知识分子画皮,三种样态都给力
综合评分:★★★★☆
当谎话和手机连在一起时,手机真真就变成了手雷。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手机》2003年被冯小刚搬上大银幕后呈现一派“交口”架势,老搭档间的默契自然不必多说,戏谑之余,个中深意值得思虑。7年后,“王道”组合加盟的同名电视剧热播,有大咖作保,表演地道,台词尤佳,中国伦理,兴味不减。如果非要挑点刺儿,相较电影里的范冰冰版“武月”,剧版简直弱爆了,倒是“黑砖头”范明十分之“搞”。
《风声》
点解:谍战之下,必有勇夫
综合评分:★☆☆☆☆
尽管质量参差不齐,但麦家的小说一度被认为是谍战戏的金字招牌却假不了。电影《风声》票房破2亿,但口碑两极分化。有人认为好的谍战片应该是一场优雅的残酷角逐游戏,是杀人不见血的博弈,但《风声》却少了斗智元素,大肆渲染酷刑等商业卖点,踏步迈入R级电影阵营。高群书和陈国富两位导演见解、分工不一,留存遗憾。就在外界纷纷叫嚣谍战剧“早炒烂了”时,《风声传奇》“不景气”播出,不过珠玉在前,该剧被认为“乏味”“烂尾”“精致的壳、普通的芯”。
《画皮》
点解:借题发挥,想象力井喷
综合评分:★★☆☆☆
相较蒲松龄的原著,如今的各种“画皮”大都是借题发挥、另立新意罢了。人家陈嘉上(微博)早说了,电影版就是部爱情动作片,有真爱,有小三儿,有降妖,有腹黑,有搞笑,所以你还唧唧歪歪做什么?随后陈嘉上又作为监制操刀电视剧版《画皮》,不过熟悉“国内大型古装魔幻剧”的同学们应该对这部戏的风格了如指掌,粗糙的特效,狗血的剧情,就连“王生”都沦落到由人品指数暴跌的凌潇肃来演的地步。
“剧”不争气大家谈
张巍(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编剧)
观众对电视剧的要求更高、更严格
李星文(影视评论人)
电视剧容量大,有些不太尊重原著的创作者会兑水
张一白(导演)
关键看故事的容量能否撑起这种艺术形式
小说畅销,电影热卖,为何到电视剧就“争议”了?
张巍:我感觉中国观众对电视剧的要求比对电影和话剧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可能因为电视剧是中国主流观众最普遍接受的一种叙事方式,但行业内有一句话: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以《杜拉拉》为例,其实我们下的功夫很大,但当时出来之后很多观众在对比服装的华丽程度而并没有人去对比哪一个更像一个HR经理的生活,从现实角度来看她是否可能穿那样的衣服上班?一个HR经理有没有可能一下子刷光自己的银行卡去买一辆宝马、马自达?电影更多的是要求画面的审美和极端的大片效应,电视剧更多的是要求跟生活近似的快感,所以一定要接地气。当你不像,就会受到诟病;当你像,但只要有出入他们也会批评你。
?其次,从时间上来说,当一个小说出来后,反应最快的是话剧市场,成本低,排一下就可以上;电影其次,因为周期也比较短;电视剧呢,如果每集按1.5万字算,30集剧本要写45万字,正常人就算每天写起码也要半年,再加上拍摄、后期,正常、顺利的话一部剧至少得在一年以后才能与观众见面,但电影和话剧早就先入为主。先看见了窦骁和周冬雨的静秋和老三,怎么接受王珞丹(微博)和李光洁(微博)版的?看了徐静蕾和黄立行的杜拉拉和王伟,再看电视剧版也要有再接受的过程。
李星文:电视剧容量大,有些不太尊重原著的创作者会兑水,把矛盾冲突改编得比较激烈,就违背了原小说中的一些基本线索和意图。以改编最多的金庸小说为例,如果改编成电影,首先从篇幅上来说就无法忠实原著,只能在原著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颠覆,甚至重写,比如徐克的《笑傲江湖》《东方不败》;但如果改编成电视剧的话,只要大方向、梗概或精神基本上都忠于原著就都会成功,比如83版《射雕英雄传》,刘德华的《神雕侠侣》。
张一白:电影跟电视剧是不同的艺术形式,虽然都是影像加故事,但由于载体不一样,会产生差异。比如《杜拉拉升职记》,原著小说十几万字,撑成一个电影就比较结实,但是撑成电视剧,就要加入很多东西,是否有争议或者好不好看更多的取决于编剧的再创作。
影视共搭顺风车是急功近利的行为?
李星文:“顺风车”说白了就是一种生意嘛!老实说,电视剧产业的好多项目就是生意,只要不是弄得特别下作就可以。但有些穿越戏即使作为生意也已经跌破了商业道德底线,又是抄袭又是狗血,完全不讲逻辑,不讲起码的规则。
张巍:影视同流很难避免,因为题材限制比较多,现有可写的题材,比如现当代家庭戏,多了观众会反感。宫斗被禁了,大家就宅斗,我在写完《杜拉拉升职记》之后接到五六个职场戏,都是点击率比较高的职场小说,但都推掉了,因为不想重复自己。对于影视公司来说寻找一个有群众基础的作品是无可厚非的,但对于剧作者来说,改编别人的故事,改好了别人说是原著好,改坏了人家说你糟蹋原著,编剧付出的很多辛苦大家都看不见。“急功近利”可能更多是针对一些文学造诣不太强的小说,再加上一些网络文学公司进入影视业,进一步抬高了网络小说的价钱,使一些没有办法改编、只能重写的小说也卖出很高的价格,长此以往,电视剧市场会崩盘。
张一白:“一鱼多吃”对不对,我想还是取决于小说畅销与否,是否既能拍电影又能拍电视剧,还涉及到故事的容量问题。像《亮剑》故事量那么大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没准就不如电视剧有感染力;如果把《四世同堂》改编成电影就没有电视剧更适合,不能一概而论,还是取决于故事的容量能不能撑起这个艺术形式。
在你印象中好改编是怎样的?
李星文:我觉得《后宫甄嬛传》挺成功的,相比较小说原著而言他们把朝代都做实了,不再架空,原著中的好多冲突也保留了,而且突破了爱情元素,加入了批判和残酷的主题,改动较大。《手机》的电影和电视剧都挺好的,《风声》的电视剧不如电影,麦家的小说本身就不太长,作为一个密室游戏,一部电影就能将精髓全部装进去了,改成电视剧扩充了很多东西,但不算特别成功。
张巍:最好的是麦家的《暗算》,陈数(微博)的黄依依比原著好太多了,原著中的人物是一个荡妇,但在电视剧中她成为一个为爱生为爱死的角色。电影最成功的是《失恋33天》,很大原因是小说作者和编剧是同一个人,《马文的战争》也不错,进行了再创造,赋予了新的生命。
电视剧《山楂树之恋》导演李路专访
我的经历比故事还要撕心裂肺
记者(以下简称记):电视剧有很多负面评价,在你预料中吗?
李路(以下简称李):我一开始就料到这肯定是一个口水剧,因为前有电影、小说,很正常,但我更关心的是,这部剧去年年度销售过亿,市场这么认可,又拥有这么大的话题度,在本年度已经起到了引领话题的作用。对于那些评价,表扬的会看看,骂我的就当没看见,生活已经这么艰辛了。在拍这个戏之前,我就对李光洁和王珞丹讲,我们都必须要有钢铁般的心脏。
记:对电影版《山楂树之恋》怎么评价?
李:风格比较明确,主打“纯”字牌,演员都是新人,很纯净,但是我觉得导演对商业市场的认知不能只停留在“张艺谋”这三个字上,因为那部电影无论是拍摄周期还是上映时间都很仓促,我的感觉是那部片子还可以更好。
记:电视剧打什么牌?
李:电视剧走了“真”字路线,让故事落地。电影里的静秋是小姑娘,老三是小男生,看起来肩不能挑担、手不能劈柴,我们用了王珞丹和李心洁(微博), 是想着让静秋和老三能拿得起放得下。大家不要琢磨岁数,部队大院的孩子相对成熟,他们不但劳动,还养家。当时我拿到版权,其中就有一项,如果要做电影必须经过我的同意,我们是在不知道电影怎么做的时候就已经有计划了,所以在选景和做剧本方面不存在翻拍。而且电影跟电视剧语境不一样,电影要看浓缩的东西,电视剧是看细腻的过程。我觉得只要不失水准和味道,就该宽容,因为这个年代没有人做这么纯粹的东西了。
记:张艺谋导演有下乡经历,所以被打动了,对你来说是否有内在原因?
李:我从来没对媒体说过,因为怕造成伤害。我的父母是五七干校的人,他们从南方插队到东北,在那段随他们一起插队的生活中,我也经历过一段近似老三跟静秋的故事,当时我们谈了七八年的恋爱,但女孩意外去世了。那个故事写起来肯定比这个故事更撕心裂肺,所以很有同感。
记:前有畅销小说,后有高票房电影,是否有压力?也有人质疑你是在搭电影的顺风车。
李:就是想搭电影顺风车,张艺谋是很好的招牌,给电视剧做点广告完全没问题,但我们有勇气。在拍摄时,他(张艺谋)用过的地方我们都不用,包括外景,他用的那棵山楂树是我曾经指过的,后来他们用了,我们就找了棵更大更好的树,当时找到这棵树时连路都没有,我们硬是开辟出了几公里的路。这点志气我还是有的。
记:从小说到电影再到电视剧已经成为一条越来越成熟的生产链,小说畅销,电影票房口碑双赢,但到了电视剧争议就很大,在你看来这是为什么?
李:这是市场规律,不管小说畅销与否,想要转换成另外一种艺术形式,就得有资金投入,作为投资人一定是经过千斟酌万思考的,最后不管骂还是捧,交给市场说话。为什么《山楂树之恋》那么受欢迎?还是因为它有打动人心的地方。这一切还是让市场去控制,观众可以选择不看,或者不掏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