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从《桃姐》审视被消失的电影预告片(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5日01:00  南都娱乐周刊微博
《桃姐》温暖的预告片,对它取得高票房也有功劳。 《桃姐》温暖的预告片,对它取得高票房也有功劳。

  我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桃姐》的预告片时,影片温暖写实的气质马上就触动了我,我总想着什么时候也能在影院前贴片上看到。可惜的是,每周去几次影院看电影的我,直到《桃姐》上映,我多次去影院看不同的电影都没机会再看到《桃姐》的预告片。

文/关雅荻

  一部许鞍华导演的《桃姐》让整个三月的影市充满一股情意绵绵的暖流,观众在被《碟中谍4》、《地心历险记2》这种好莱坞轮番轰炸到疲倦后,终于可以在影院找回一种久违的感动。《桃姐》在全世界各个电影节横扫各个奖项,在国内也取得了超过六千万的票房成绩,这也是许鞍华导演的作品在内地取得的最好成绩。

  我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桃姐》的预告片时,影片温暖写实的气质马上就触动了我,我总想着什么时候也能在影院前贴片上看到。可惜的是,每周去几次影院看电影的我,直到《桃姐》上映,我多次去影院看不同的电影都没机会再看到《桃姐》的预告片。仔细一想,过去几个月来,每次在影院里看到的预告片越来越少,夸张点讲,我已经想不起上次在影院里看到前贴片的电影预告片是什么了。影院里正片前的预告片仿佛就像消失了一样。

  影院的预告片正在有计划地“被消失”,这事其实已经不新鲜了,作为影院的常客和骨灰级电影粉丝,我也算很早就感觉到这种变化。几个月前就跟行业内、影院终端的朋友聊天谈到这个问题,才发现这个问题正日益严重。影院为了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把影院这个平台尽可能拆解,把能卖的东西都拿出来变现。逐渐地,作为观众的我终于发现,要像以前一样在一部电影之前看到不同的预告片的体验已经是“过去式”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去影院看电影特害怕迟到,就是想提前进场,去看这次有什么预告片贴在正片前面,在我看来去影院看正片前的预告片是“观影仪式”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预告片,国内外都做过权威调查研究,研究报告显示电影预告片在众多电影宣传手段和方式中是最有效的,而且特别是在影院里观看预告片,对观众产生的印象和影响力也是最大。预告片作为电影的广告,它的任务就是自己比电影本身还要抓眼球,比电影本身还要好看。

  我去过不同国家的电影院,无论美国、法国、韩国、泰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主流商业影院,我观察他们的影院在影片开映前都留出了大概15分钟的时间,其中一半是商业广告,一半就是各种即将上映新片的预告片,而且预告片往往都是放在后一半。反观国内影院最近的趋势,影院正在大幅缩减新片预告片的贴片时间,这既是让观众消费体验打了折扣,从商业运营上来说,也是目光短浅,甚至可以说是饮鸩止渴的行为。因为电影预告片从来不只是对电影本身的宣传,更多也是对电影院阵地本身的宣传,越是精彩的影片,越是能让更多观众成为“回头客”,甚至可以让观众忽略到后面正片的质量。

  具体到预告片制作环节,本来电影预告片就是为影院环境放映来特意打造的,比如画面的选取是要适合大银幕,音效至少是要杜比环绕立体声5.1,甚至很多片方在预告片中的特效画面和音乐都是专为预告片制作的。从过去两年来,随着电影行业的成熟和发展,预告片制作领域也从专业领域进入到公众领域,也开始有影迷开始关注国产电影预告片制作水准的问题。去年上映的新片《金陵十三钗》的一款预告片甚至还入围了美国一个专为预告片设立的奖项,甚至微博上也开始出现了所谓“预告片影评”。这些都在说明一部电影预告片对电影、对观众还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看国内电影终端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的同时,进入到影院投资经营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租金上涨,人力成本高,现在经营影院已经成了一个微利行业,也的确有不少跟风投资影院的投资人现在要面对残酷的市场恶性竞争的事实。可惜,国内影院和银幕数量的激增并未给观众带来直接的实惠,比如票价不降反增,相反,对于片方来说,要宣传一部电影进入到影院的成本大大提高了,而对于观众,新片预告成批“被消失”,买票的性价比也打了折扣。“被消失”的预告片什么时候能重新出现呢?难道观众未来只能通过电脑、手机来观看预告片吗?难道这次还要像上次《金陵十三钗》片方要求提高分账比例与院线闹僵之后,要坐等家长广电总局再次出面吗?希望有个好结果。

(责编: 子时)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