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注意力是有取向的,总是更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无论奥斯卡还是戛纳,我们更留心华语电影的境遇,没想到,第65届戛纳电影节,华语电影延续了上一届的惨淡,只有娄烨(微博)《浮城谜事》和许秦豪(微博)《危险关系》分别入围“一种关注”和“导演双周”单元。关注取向的驱动下,我们只剩了红毯可看,华语影星走秀军团,由此占据全部视野,戛纳电影节,顺理成章沦为戛纳时装周,而一众女星,也顺理成章成为车模之外的另一种“模”:影模。
但车模至少还有车要卖,影模却是拎着酱油去的,我们记住的只是打酱油者的衣服,几届戛纳看下来,电影鉴赏力没有提高,潮流常识增加不少。我们的戛纳印象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事物是多角度的,注意力是可以引导的,夸大一面,就等于遮蔽另一面,在一个法国或者德国影迷那里,电影节印象与电影有关,在华人影迷这里,电影节记忆被裙子和包占据,得出一个“戛纳时装周”的结论,着实不是我们的过错。
我们的戛纳报道也证明了另一个朴素的道理,事实是可以重新组装的,叙事是一门谎言的艺术,在报道里,华人女星都是万人迷,她们一出现就让全场骚动,但事实可能是,很少人知道她们是谁,那些她们站在红毯上微笑回眸睥睨众生的照片(背景里还有略显苍茫的黑衣记者群),很可能只是摄影师调度的结果:把人放到正中,略微仰拍,只拍她,不拍别人,就有这样惊人的效果。在菜市场里拍一个大婶,恐怕有同样的效果,摄影的选择权,同时也是一种放大权,会使一个人立刻从人群中跃出。
我也不知道华语影人为什么会对戛纳如此热心,戛纳电影节的选片取向,恰恰和当下的华语电影方向背道而驰,入选电影,正是华语电影人像躲丧尸一样避之不及的“文艺片”。尽管,所谓文艺片,是有现实的功用的,它负责研发新的电影语汇,融汇新的艺术成就,将人类在心理学、哲学等各个领域的最新心得纳入电影表现范畴,商业片,则在文艺片完成了研发和演练,测试了观众的接受度之后,将这些成果套路化、并进行量产,两者密不可分。但华语电影,早就没有了对“文艺”进行吸纳的兴趣,所以板滞,所以不前,却还对戛纳保持着奇怪的热衷。
当然要去,影星需要镀金,需要在红毯拍照片再传回来,电影公司需要卖片,戛纳像那种海外注册的公司,负责中转,负责给商品贴上棕榈叶,贴上另一种气氛。
别人的戛纳电影节,我们的戛纳服装周。许多东西到了我们这里都会变质,甚至,连我们出去参加的也没能例外。
南都特约娱评员 陈淡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