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北京国际电影节大步走不怕疼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4日14:45  南方都市报微博

  一条关于北京国际电影节向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申请A类国际电影节成功的消息,在这个星期一传上了微博,甚至还有报纸予以转载。但其实发布这条微博者只是为了骗转发,因为虽然在周日传出了申请的内部会议照片,但这只是申请而已,还需要走流程、论证、投票之类的,那至少要几个月时间--当然,结果是基本可以提前确认的,因为没有任何人能阻止北京国际电影节做任何事的步伐。

  很多人不喜欢北京国际电影节,这其中包括了媒体、导演、观众,尽管我们都知道他们基本构成了传统电影节的主体,而电影节最重要的当然也是电影本身;但北京国际电影节决心要颠覆这个概念,中国特色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它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北京国际电影节所传递出的价值观里了。

  任何一个电影节若要成功(无论是怎样意义上的成功),它必须传递价值观,在这一点上,已进入了第19个年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面案例。北京国际电影节虽然只有两届,但从某种角度上说,它每一步都精确无误地贯彻执行了长官意志,在天然的垄断资源以及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传递出了这个电影节要迅速扩张成为全球电影新中心的决心。因此从本质上说,它是迥异于传统三大国际电影节的。

  比如,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重要甚至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不是影片展映、不是高峰论坛、也不是交易市场(虽然它的数字在第二届就达到了惊人的52亿人民币),而是它的开幕式。这场独特或者说奇特的电影节开幕式,向我们以及世界展示了这种决心。在开幕式的表演中,所出现的电影只有两种:中国电影与美国电影;上台的嘉宾只有两种:中国电影人和美国电影人。这虽然是一个“国际”电影节,但它所体现的意识形态不言而喻。所以,连“国际”都可以被舍弃的情况下,因采访不到大牌而反过来说“上海国际电影节好”的媒体、因无法得知观众见面会行程而只能在大使馆里自己搞见面会的导演、因提前一天开票而不觉得比去年影展的当天开票有24小时进步的观众,就都不算什么特别大的问题了--在这个电影节上,还有什么比国家文化使命更重要的吗?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确完美地传递了中国式的文化价值观,在未来,这些东西会变得更清晰更有讨论价值,虽然仍会有大量的人不喜欢它,但这不正是我们在文化上一直急于要表现给世界的吗?北京国际电影节,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体现出了这种表达的急切感,并自信地认为:步子大,也不会扯着蛋。

  南都特约娱评员妖灵妖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