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编辑/ 迟蕾
中心点评
最近,一部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轻易击败了各种电视热播剧,成为连日来微博的“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榜首。无数人一到夜晚,就守在电视机前坐等这部“吃货指南”。“舌尖上的中国”这五个字,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最热门的词汇。看过这个纪录片,有人说有一种幸福的感动,自然的馈赠、岁月的酝酿、对待食材的真诚之心,才是生活中最本真醇厚的味道;有些人开始想家;有些人则开始点评或怀念起“舌尖上的母校”,于是,“舌尖上的××”系列在各大社交网络上层出不穷。
陈晓卿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
《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每一道美食背后,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关于食物的故事。我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来制作这个纪录片的,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之所以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是想让观众从中国特色食材以及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中,去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从而去感知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董克平 美食专栏作者
《舌尖上的中国》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从普通的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到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劳动者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这样的过程看后让人很感动。
曹林 知名媒体评论人
在我看来,有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一个充满阳光与感动,是由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故乡的回忆写成的;而另一个则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添加剂、地沟油、瘦肉精、农药残留写就的。也许这两个“舌尖上的中国”都不是真实的饮食中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不如纪录片所呈现的那样唯美,也不像社会新闻所拼凑成的那样肮脏和不堪。现实的柴米油盐和人间烟火,远比那两个“舌尖的中国”更多元和复杂,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生活。
沈宏非 自由撰稿人、美食评论家
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会发现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正在慢慢流逝。表面上是“随着老辈人的离去而失传”,事实上是“因为无利可图而失传”。就像大澳的阿婆做的虾酱,代表了一种儿时的味道,却通常都因无法大规模生产而在价格上失去竞争力,进不了主流的食品销售渠道如超市。我和朋友一直都在想办法把那些正在消失的好东西保存下来,比如开一家店,直接从产地把东西从农民那里收上来,再卖给城市里的人,这样既让农民有了收益,使那些好东西得以留存,也能满足城市里的好吃之士。但是,一想到“抱怨食品安全”和“抱怨食品太贵”才是时代的最强音,再想到那两种抱怨基本上都来自同一个消费者,强烈的沮丧感于是即刻战胜了一切。
主编说
舌尖上的情感
对于《舌尖上的中国》,再说一些溢美之词,倒显得有些不真诚了。我只想说,作为媒体工作者,看完这部作品,我突然觉得有些惭愧。
对于时尚杂志而言,做美食是一件很光鲜的事。他们占有丰富的资源,星级酒店,知名大厨,请来专业摄影师,摆出很诱人的美食姿态,再配上软绵绵的文字,谈谈空气、阳光、景色和情调,读者看着舒服,编辑自己也非常享受。So,生活多么美好!久而久之地,所有的亮丽浮华都停留表面,没有人再去思考:美味真正动人的地方是什么?
在霄云路梧桐餐厅,在8号公馆的孔乙己,在南池子腹地的藏品汇,在前门M餐厅的二层露台上……吃着上好的菜肴,喝着来自法国或者意大利的红酒,听各行各业的精英们海侃神聊。他们在探讨该买玛莎拉蒂还是该买阿斯顿·马丁,城中最好的意大利餐厅在哪里,帆船在无动力驱动的情况下如何入港之类的话题。和成功人士吃饭,真是一件开心而体面的事。我们不正是要做时尚生活吗?不正是要让杂志看起来高级些吗?终于精英了,终于上流社会了。
读《莱昂内往事》,序言里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莱昂内结束了中午的饭局,在一家体面的餐馆,刚谈完一桩完美的生意,赚了可观的一笔钱财。先生咂摸着嘴,晚饭还有另一桩更完美的生意等着他,有更可观的财富要送上门来,准备动身赴更奢华的餐馆。在两顿饭之间,先生终于忍不住,执意要找个路边摊或者苍蝇馆,坐下来再啜两口。旁人不解,该不会是饭馆太好,他比较矜持不好意思大吃特吃?莱昂内解释说,从前经历过苦日子,现在有机会成功,可以更体面地生活了,但人不能永远这么牛哄哄地过日子,一定要知道自己曾经的模样。而这些苍蝇馆能让他记起自己曾经的样子,这大概就是乔布斯说的“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吧。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打动人,陈晓卿老师说,在于这是一部接地气的片子。我的感觉是,这是一部让我们知道自己来路的片子,我们如何理解食物,其实就是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过程。我们吃一种食物,其实是在吃一种情感——那个地方的人,如何生存,如何从自然里获取,如何保持人的尊严,如何相互分享,如何通过食物去维系一种真切的温暖。
我希望,我们也能多发现一些美食背后的温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