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评论员李晓亮
《搜索》中,最后被“搜索”的那个人死了。顾名思义,《搜索》是一部关于搜索的电影——当然,这里指的是俗称的“人肉搜索”。各种“人肉”,于网络间甚嚣尘上,是因为它经常裹挟着一种跃马横刀快意恩仇的快感。但同时,人肉的边界,权利的边界,隐私的边界,暴力的边界,又常陷入混沌难辨的模糊境地。于是“人肉”这份可疑的道德快慰,往往让参与者意乱神迷。
人肉,到底是正义的道德的,还是暴力的狂乱的,抑或一体两面兼而有之?自从有“人肉搜索”这个词后,这些命题被公共舆论广为谈论。拍过《霸王别姬》的陈凯歌(微博),这次终于将摄影机对准现实痼疾,不再玩不知所云的《无极》,而是调转了镜头。观众不是傻子也没那么苛刻,对这份诚意给了陈导近年最佳的评价。
虽然,在专业的影评集散地,还是有人发出“现实主义≠把电影拍成电视剧”之类的评价;也有人说,可能主创们功力仍力有不逮,所以整体还显得有些混乱不堪和刻意为之。当然,抛开这些电影技术层面不谈,不管怎么说,这部植根现实的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网络暴力、检视媒体伦理的一个切口。
电影故事取材于前年8月发生在河北的“让座”事件。记得当时,铺天盖地都是对这的评论。这个电影将“让座事件”进一步极端化,女主角叶蓝秋此前刚在医院确诊绝症,心神恍惚,所以应对失态。这么说不是为不让座卸责,而是说社会中都不能缺失那份宽厚之心。不能让戾气随意弥漫飘荡,不能只充满躁狂之气。
当然,“墨镜姐(即叶蓝秋)不让座”只是一个导火索;后面叶蓝秋老板和夫人之间的婚姻斗法,以致不惜污名构陷;以及社会大众对让座事件上纲上线的过度消费;舆论口水的心理重压,绝症阴霾的生理崩溃,所有这些都是导致叶蓝秋最后跳楼轻生压垮她的致命稻草。
这是关于网络时代搜索的电影,但不是首部。几年前还根据“铜须门”事件改编的《无形杀》。再次顾名思义,这个片名或是想说不加节制地对他人权利隐私没有敬畏感的“人肉搜索”,就像一股无形杀气,杀人于无形。在《搜索》也是,那无形杀气,那看不见摸不着却躲不过的隐性杀意,由何而起?是媒体的曝光?是第一个在跟帖中曝出叶蓝秋姓名单位住址的人?贪婪消费一切所谓丑闻的芸芸众生?谁能说得清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