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阳 一个汉奸能掉过头来杀日本侵略者,转变靠什么?近日播放的电视剧《一个鬼子都不留》的答案是:把酒当劝。
该剧讲述的是,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冀中柳林镇的庄家营村,残暴的驻柳林镇日军为抓捕八路军伤员,血洗了村庄,杀害了全村男女老幼200余人。幸免于难的屠户庄继宗与同样对鬼子满怀深仇的杂耍班主李占魁结成兄弟,奋勇杀敌。在这个过程中,剧中几个主要反面人物之所以能够从敌人阵营中投降到抗日一方,靠的竟是“喝酒”。
伪军中队长王金龙,带着皇协军的弟兄们做着鬼子的帮凶。王闲时曾到庄继宗、李占魁经营的客栈喝酒,庄、李为“争取他”,“借酒论道”,劝王队长掉转枪头,果真他们以酒发誓,成为了共同杀鬼子的朋友。鬼子翻译官刘秃子与双手沾满中国村民鲜血的日本军头目小岛串通一气,岂料在庄、李的酒桌上碰杯之后,立场发生了根本性动摇,在此后与鬼子随行枪杀百姓的交战中竟然也站在八路军一边。煤矿老板贺老六,为讨好日本鬼子而欺压劳工,让村民恨得咬牙切齿,一次无意间他来到了八路军联络站开设的秘密酒店喝了一回酒,脑子便开了窍,从此这个侵略者的走狗,变成了帮助游击队潜入煤矿、里应外合摧毁日本鬼子精心修建的大型军火库的“关键人物”。
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当然可以运用艺术手法来塑造,但抗日战争题材的作品,本质上说是严肃的,尤其是敌对双方人物的“立场转变”之表现,既要符合历史的真实,又要与人物的复杂属性吻合。只要喝三两杯酒,就能把一个人的“骨子”给改变了,这样的“抗日成果”岂不是来得太容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