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铮
当红余派老生于魁智,走马上任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后,并没有从台前转到幕后专注于行政工作,而是趁热打铁继续在舞台上唱念做打翻。7月20日,他还率领李胜素等一团骨干赴港连演三天,为当地观众奉献了《打金砖》《伍子胥》《野猪林》三台硬戏。51岁的于院长在台上做出一连串的“吊毛”“僵尸”“甩发”动作,尽显文武老生的风采。敬业的态度和精湛的表演令香港观众拍红了巴掌、喊破了嗓子。此时此景一句话:京剧很景气。
国粹后浪推前浪
作为文娱新闻从业者,我们听惯了太多的“京剧不景气”“京剧没人看”的抱怨,颇多业内人士也习惯地用“李宇春都比某大角儿人气旺”来自嘲,种种迹象仿佛是京剧要日落西山。京剧不景气,我不赞同。国家花大力气开办青研班,培养出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王珮瑜等承上启下的名角儿;如今央视又如火如荼地举办青京赛,一场场大赛吊足了戏迷的胃口,一个个后起之秀铆足了劲儿在台上“打擂”;而年过半百的于院长在香港又把“老戏”唱响,提前两天就一票难求……这些场景怎能说国粹没落呢?
观众捧场才兴旺
观众是明眼人儿,观众的耳根子最灵。舞台上卖力的表现,唱念上入情入味的表演,加上迎合新时代观众审美习惯的调整改良,这些都是按住老戏迷、拉住年轻人的灵药。于魁智赴港演出都14回了,在这里演出《打金砖》也是第七次了,但为何还如此卖命?他给出了答案,“每每演出结束后,观众都留下不走,大声为我叫好。他们特别可爱,我必须拿出真功夫回报他们”。这就是京剧的魅力——我玩命演出,您忘我叫好,一来一往,气场十足,下回再见,想不卖力都难!
真唱远比批评强
有不少人看不惯于魁智、孟广禄的“火”,在流派传承、发声方法上不断指摘、挑刺,甚至说叫好发狂的观众“太不懂戏”。在21世纪的梨园行儿,我们其实不只需要评论家,我们更渴求的是实干家,是像于魁智、孟广禄这样一站在京剧舞台上就兴奋得不要命、宁愿喊破嗓的主儿及那些视舞台为生命、视观众为衣食父母的角儿。
京剧很景气,京剧演员很有面儿。在这个有你有我,忘情挥洒的舞台上,我们一起唱念做打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