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创造你,毁灭我
鉴定对象:《普罗米修斯》
上映日期:9月2日
鉴定结果:很适合硬科幻迷,但不适合普通影迷
文/杨戬
1979年,科幻片里程碑式的作品《异形》问世,雷德利·斯科特所营造黑色的恐怖气质,将科幻片带入一个新的高度。如轮回般,33年之后,仍然是雷德利·斯科特用更加纯熟的电影技术手段,以《普罗米修斯》打通了异形的前世今生,将这个科幻史上最经典的怪物之一放入“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的天问式探讨中。
“普罗米修斯”是维兰德公司寻找人类起源计划的名字,也是那艘载着17名船员前往LV-233星球去寻找失落种族“太空骑师”的飞船的名字。一般而言,后世常把普罗米修斯比喻为成全他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人,以这个名字来命名科学家们乘坐的飞船,其结局似乎早已命中注定。另一层意思,普罗米修斯指代巨大的“太空骑师”(工程师),特指片头那个来到地球,创造了人类的“太空骑师”。他喝下黑色液体,身体裂解进入到河流中,基因产生了人类,人类也就成了“太空骑师”的后代。普罗米修斯所要遭受的惩罚也就嫁接到人类的头上。
“太空骑师”促成人类的诞生,人类创造出仿生人,但“太空骑师”从何而来?一环套一环的谜题带领大家走进一个无穷循环的漩涡。同时,“太空骑师”与人类,人类与仿生人,这两组“父子”关系也不稳定。人类拿太空骑师的头颅做研究,仿生人则以人类作为试验品———当造物主不再凌驾于自己之上时,是否意味着可以像孩子挣脱父母的双手那样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呢?“太空骑师”被自己创造的异形所终结,人类也被自己创造的仿生人带入无尽的深渊。简单说来,创造者都是毁在了自己所创造的生物上,是自己一手栽下的苦果。
对于这群莽撞的宇宙探险者而言,这一个个谜团足以让生命陷入混乱。不过一团毛线总会有一个线头,慷慨赴死的“普罗米修斯”显然找到了线头。对于异形迷而言,我们至少知道了异形从何处来且如何成长进化。影片末尾,飞船再次踏上寻求生命火种的逆溯长路上,也让我们更期待下一个“普罗米修斯”的到来。
弹:很好看,不感人
文/韩浩月
实验失败,病毒感染,异形出击,整个银幕上被黏糊糊的大虫子充斥,科幻惊悚电影用它的公式化情节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现在回想《异形》系列电影,除了对那些大虫子以及坚韧不拔的女主角有些印象,其它真记不得了。有《异形前传》之称的《普罗米修斯》,试图探讨人类起源这个宏大主题,但最终主题还是让位于画面与视觉,《普罗米修斯》还是一部视觉效果大于故事内涵的电影。
《普罗米修斯》有史诗般的开场,开头故事中饮下黑色汁液的巨人,仿若普罗米修斯,他牺牲了自己,通过自我毁灭创造了人类。令人震撼的人物造型,代入感强烈的画面,让观众对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充满期待。但片名出完之后,故事并没有延续巨人之死继续讲下去,而是从未来讲起,一艘名叫“普罗米修斯号”的宇宙飞船,飞向一个未知星球,去探索人类起源之谜。
“普罗米修斯号”的出发动机是什么?是因为它的出资者希望见到人类创造者,获取重返青春、长生不老的秘诀么?从情节上看的确是这样的,但很可惜,那个超级富豪被外星人不留情面地一招毙命。“普罗米修斯号”是为了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外星球?从这个角度看也成立,可这个星球离地球未免太遥远了些。看完全片会发现,原来这不过是一帮科学家自取其辱,莽撞惹祸,最后牺牲小集体拯救人类大集体的故事。可是,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很难被感动,因为作为观众,会觉得“普罗米修斯号”的探索完全和自己无关,唤不起情感共鸣。
《普罗米修斯》谈到了信仰问题,肚子里怀上异形的女科学家,把十字架从脖子上摘掉后,开始了噩梦一般的经历,在动手术取出异形,遭遇一连串危险之后,她找回十字架重新戴到脖子上。在未知星球里,她应该知道,这是一个上帝不曾到达的地方,这个时候坚持信仰,其实是希望信仰给自己带来力量感。这或许才是《普罗米修斯》的真正主题———人类的自我救赎。
在气氛营造、看点设置、3D效果方面,《普罗米修斯》做得非常认真,顺畅地看下去完全不是问题,但在情节合理性以及细节方面,这部电影只能用马马虎虎来形容。从外在上看,它达到了科幻史诗的水平,但从内在看,仍然不过是对以往科幻电影的一次复制,没有什么新的突破。喜欢这部电影的粉丝们,大概是被它的表象迷惑了,这部电影再次证明,没有情感元素的注入,再好看的作品也是徒有空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