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命运》何以吸引年轻观众

2012年10月18日15:51  北京晚报

  讲述中国“两弹一星”研发历程的29集大型纪实性主旋律革命史诗大片《国家命运》自10月7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以来,收视一路领先,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关注和反响。

  20岁至39岁成收视主体

  29集大型纪实性主旋律革命史诗大片《国家命运》目前正在央视一套播出,并在开播首日即以1.74的收视率领衔收视榜。

  该剧以“两弹一星”的研发历程为主线,真实展现了为新中国国防工程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巨匠们可歌可泣的故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评价:“该剧对以往,无论是电影、电视剧以及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都是一种超越,还有当下的现实意义。”

  有趣的是,这部“感情戏”极度弱化的主旋律电视剧,聚焦了许多关注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年轻人的目光。“在很多人的惯性思维里,主旋律电视剧的受众以中老年观众为主,《国家命运》却打破了这一惯例。”该剧投资方、浙江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透露,据搜索引擎数据统计,通过网络关注该剧的观众超过七成是20岁至39岁的收视群体,有网友在微博上表示,自己一家三代都被剧中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精神所打动。

  编剧之一、解放军总装备部专业作家陈怀国表示,在《国家命运》这样一部剧里,男女情爱是知识分子在成长中的一段经历。“真实的故事本身已经够精彩,足以打动观众,不必画蛇添足。”

  剧中人物90%以上真名实姓

  “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长什么样?此前从来没被披露过。在我们剧中,还原了它的原貌。”在另一位编剧陶纯看来,《国家命运》是近年来纪实性电视剧制作中纪实“纯度”最高的一部。

  据悉,陈怀国、陶纯曾先后赴四川、甘肃、青海、新疆等六省份,对当年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老领导、老专家和科技人员等300余人进行了深入采访,历时3年,数易其稿。此外,解放军总装备部提供了大量细致、翔实的独家素材和资料,众多鲜为人知的内情都是首次面世,其中,人物、故事、场景、设施、装备等细节都追求极致真实。

  “该剧中涉及的人物,有名有姓的就达200多人,而且90%以上是真名实姓。”陶纯告诉记者,高度还原历史,对于那些在大漠深处隐姓埋名埋头苦干,直到去世亲人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的前辈,是种很好的缅怀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命运》打破了常规电视剧的制作模式,大胆创新,将大量真实的历史人物影像资料和演员的表演进行无缝式连接。如剧中“钱学森”三分之一的戏份,都是依靠历史影像资料,由已经逝去的“钱老”亲自“出镜”,让该剧充满了真实感和现场感,也让观众能够更加全面、丰富地了解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真实还原了中国人研制试验“两弹一星”的艰辛历史。

  “两弹一星”永远有吸引力

  《国家命运》为何能在竞争激烈的热播剧中异军突起?专家分析,其背后是国民的大国情怀使然。

  赵依芳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弘扬爱国主义。“作为一个纯民营的影视企业,我们之所以投资拍摄这部电视剧,就是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把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传递给今天的每一个人。用历史的传承把这种感情串起来,这个民族才会强大,把伟人们对国家、民族的思考和付出与青年人对接、碰撞,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清华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国家命运》通过还原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和场景,将‘两弹一星’精神展示给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这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正能量在当下显得尤为可贵。”

  新华社记者 段菁菁

(责编: Lorring)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