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猫》:国际标准下成功“放养”

2012年12月17日18:07  中国文化报
中文版的“摇滚猫”若腾塔格是剧中最亮眼的“明星角色” 中文版的“摇滚猫”若腾塔格是剧中最亮眼的“明星角色”

  12月21日,音乐剧《猫》中文版将开始在北京驻演。已经在广州等多个城市演出上百场、票房收入超过4500万元的《猫》用事实说明:诞生于英国伦敦西区、连续演出21年,在美国百老汇连续演出18年、巡演16年的《猫》在中国已经“放养”成功。

  国际“连锁”的标准化秘诀

  中文版《猫》在中国城市亮相后,以“保持原汁原味”为标题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这种腔调似曾相识,就像不少“洋快餐”所宣称的:在全球任意一家连锁店,顾客都可以吃到同样的汉堡和炸鸡翅。

  乍看起来,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音乐剧产业的版权合作模式确实与“洋快餐”的全球连锁经营方式异曲同工——制造标准化的产品,通过商业营销手段推向市场,保证所有连锁店的产品品质统一。实际上,在中文版出现之前,《猫》已经有了英文、德文、韩文、日文等14种版本。除了日本四季剧团的版本,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上演的《猫》与西区原版相比,均差别不大。

  这种产业化特征决定了英国真正好公司必然在版权、制作方面提出标准和要求。中英双方的导演、音乐总监、编舞“三对三”对接,英方从选角、舞美、语言转换到预演、首演都参与了中文版《猫》的制作。比如,英国版权方坚持要把翻译成中文的《回忆》歌词再译回英文,看看是否“忠于原作”。

  创意“放养”弥合文化差异

  音乐剧毕竟不是快餐。作为舞台艺术的一种,与台下观众随时互动的特点,使得它甚至不能像电影译制片一样通过翻译一劳永逸。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对一些单纯复制的剧目,中国观众已经不再买账。

  正是因此,《猫》的中方制作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投资的亚洲联创(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元认为,中文版一定要交给中国人来做。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得中方制作团队意识到,中文版《猫》需要“放养”,做一些贴近中国观众的改动。

  中方导演刘春告诉记者,中英制作团队一直在打“拉锯战”,大到对艾略特原著诗集的哲学思想的理解,小到唱词中酒名、茶叶名称的翻译。

  语言转换是最大的难点。《猫》是基于艾略特的诗歌创作而成的,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诗人,他对浪漫主义诗学的自我表现持批判态度。“我们一度卡在了《回忆》上。中文讲究意境,唱词如果过于直白,中国观众的接受度就会比较低。而艾略特是非常强调写实的。”由资深歌曲翻译专家薛范领衔的团队,几经打磨、修改,最终版本的中文歌词非常流畅。

  让《猫》的中文歌词与音乐实现天衣无缝的搭配,是中方音乐总监赵继昀[微博]的重要任务。“艾略特的诗歌是押韵的,完全直译的话会使这种韵味支离破碎。比如开篇的一曲《杰里科之歌》,原本的唱段由22个押韵的英文形容词组成,我们想到了用中国的四字成语来替代,不仅做到了‘对位’又‘对味’,还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诗意。”实际上,由于中文的声调、音节与英文不同,即便是音乐剧的灵魂——音乐,也不能完全照搬。

  磨合过程中,英方制作人也发现了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问题,并决定做出改变。英方导演乔安·罗宾逊说:“中文与英文的形容词和动词出现的位置不同,这个区别对编舞造成很大困难,为此我们改了一些舞蹈动作。”

  做“学徒”培养自己的人马

  乔安·罗宾逊认为,最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中文版《猫》是在原作基础上的一次全新创造。首演之后,从品质维护到细节微调,《猫》完全交给了中方团队。

  不过,刘春认为,中文版《猫》还是一个“学徒”。在他看来,《猫》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培养中方自己的人马,从制作团队到音乐剧专业演员,为本土音乐剧创作打下基础。“澳大利亚、韩国在做《猫》剧时,与我们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比如音乐剧专业底子薄、歌舞俱佳的演员欠缺、观众群有待培养等。制作《猫》为他们培养出了自己的一批人马。”

  《猫》在人才培养方面已显现出一定效果。中文版《猫》的“摇滚猫”扮演者刘令飞、“保姆猫”扮演者陈鹭虹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中国的音乐剧教育需要这样的大戏支撑和推动,在《猫》剧中饰演角色的许多收获,是无法从书本中得到的。经过上百场演出的历练后,他们对于各自“猫”角色的拿捏和对音乐剧的认知都更上一层楼了。

  “我们要开始制作一些有更多中方创意的音乐剧作品。”田元说,“国外有很多剧目,名气没有《猫》、《歌剧魅影》、《妈妈咪呀![微博]》大,但曲目非常好,或者是有很好的故事结构。不妨尝试购买其音乐版权,将剧情改编为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加入更多中国元素、文化符号。这种部分原创的模式比中文版又往前走了一步。中国的主创人员发挥的空间更大,我们对戏的主动权也就越来越大。”

  (记者 叶飞)

(责编: 葱尾)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