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斑驳的武林
武侠和明星,即使拥有如此强烈的商业元素,王家卫仍拍出了一部“王氏电影”。 门派之争、辈分排名、民族大义以及中国人的面子,都在这幅民国武林地图中展露出来
文/图宾根木匠
(声明:任何网站禁止转载)
相信不少导演羡慕王家卫,肠子都羡慕青了,一部戏拍得如此不考虑投资人、演员和市场,由着性子“磨洋工”,而且不管拍成什么样,总会有一批死忠出来追捧。
无他,只因他是王家卫。从鼻梁上的墨镜到银幕间的光影,全是icon,人家苦苦追赶时尚,王家卫制造时尚,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爱谁谁。
从成片来看,《一代宗师》的素材至少是个三部曲的架构,公映的版本基本只呈现了一枝——一部“宫二传”。至于叶问的故事就是平铺直叙,一瓶豪华酱油散落其中,显然还有很多戏没剪进去;而因演戏需要而练拳最终获得八极拳一等奖的张震[微博],在片中也就惊鸿三瞥,单独剪出来肯定是部华丽的长片,再加上收小沈阳[微博]为徒这么惊艳的剧情,对张震“番外篇”的期待应该远超《一代宗师》本身。
但现在王家卫交出的就是《一代宗师》。
宫二的家门不幸、情感纠结、命运起伏,负载了最重要的戏剧冲突,有妇之夫叶问也不再是之前《叶问》里那个一尘不染的极品好男人,而是跟宫二小姐之间有着欲说还休的缱绻——鸿雁传书,黑白字幕,银幕下立马春光乍泄,文艺青年们心潮起伏,想哭哭不出来,直到力比多成海。
年轻时为了泡妞,还是狠狠看了王家卫所有作品的,到现在还记得那个慵懒的夏夜,为了在妹子面前表现出颓废气质,坚持跟卖冰沙的大排档老板说,不要菠萝味,只要凤梨味。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代宗师》有着《哈利·波特》式的青春寄怀,看着《一代宗师》终于登场,恍然间青春已逝,只剩时间的灰烬。
就创作意图而言,《一代宗师》似乎有王家卫为“武林”正本清源的野心。长期以来,功夫片几乎是华语电影唯一拿得出手的类型片,武术暨为“国术”,也是国人的一粒精神伟哥——《东方不败》里那句“你有科学,我有神功”,用一种戏谑到浪漫的语调,给国人的武术情结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一个隋唐,一个民国,据说是武术的两大高峰期,《一代宗师》定位于民国,南粤东北两地情,似乎有勾画民国武林地图的野心——经过王家卫的匠心独运,终成一片斑驳的光影森林。
门派之争、辈分排名,乃至民族大义,其实都跟“面子”紧密相关。鲁迅说过,对中国人来说,“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叶问跟宫家以及宫家内部的打来斗去,说破天都是为了“面子”。至于高手比武,看似身处密室出手低调,但王家卫常用偷窥的机位来展现,你看,这还是打给外人看的——二言以蔽之曰:面子。
本山大叔佝偻着腰,说出了“面子”和“里子”的辩证法,宁国府的珍大爷有言,“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正是武林人士的最佳写照。可惜,叶问来晚了,为了这牵扯整个武林的“面子”,宫二奉了道,本山叔接着去熬那锅永远不够火候的蛇羹,宫家六十四手,叶问是看不到了。
《一代宗师》里的武打场景很耐看,王家卫对细节的执著,也体现在了动作设计里,不过从拍摄、剪辑,乃至整个美学意境而言,都没有跳出《英雄》的套路,无非多了些王式的旖旎和武学的考据,但动辄一个打八个,威压吊上天,骨子里还是老一套,所谓武术的“真相”,估计还是得去看Discovery,在电影特别是华语电影里,武术依旧是“伪术”。
宫二走了,带走了宫家的六十四手,叶问看不到,观众也看不到了。脑补一下,或许可以理解为这是写给民国武林的一则墓志铭:曾经的那个鲜活武林,已经随风飘逝,只剩银幕上一缕斑驳的光影。
当然,单从商业故事片的角度来看,《一代宗师》根本不合格,即使它已经拥有很强的商业元素,但这不重要,他是王家卫,他本来就不拍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