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的故事:凑齐一组高水平演员最难得

2013年02月01日09:27  北京晨报

  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可以算是歌剧世界的一朵奇葩,它与歌剧世界主流的意大利歌剧和德奥歌剧在风格上都相距甚远,即便在法国歌剧中,它也是卓尔不群。对于一家歌剧院来讲,如果没有《卡门》、《玛侬》、《浪子》这些“硬戏”打底儿,《霍夫曼的故事》压根儿就别想,因为奥芬巴赫在这部戏里想要表达的太多、太复杂,而他为故事设计的人物也太多,性格也太多样,不用说观众看上几遍,就是群戏演员演多了也未必就能够领会全部的戏剧真谛。国家大剧院[微博]能够上演《霍夫曼的故事》已经是有足够的自信心,但真正到了昨晚首演,才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剧院的制作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霍夫曼的故事》的制作难度要超过前两部瓦格纳大戏。

  瓦格纳歌剧基本上是布景+“站桩”式的唱功戏,舞台大布局决定效果;而《霍夫曼的故事》不仅是唱功戏,而且角色众多,每个角色都不能弱,凑一组水平相当的高水平演员在全世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其中霍夫曼这样自始至终都有重戏的角色,就鲜有男高音能够胜任。法国歌剧半音多、转调多,再加上动作奇多表情丰富的表演,三转两转之后要想保证音准,没有真功夫和好状态,都是不行的。法国男高音让-弗朗西斯-蒙沃辛可以算是霍夫曼的“老油条”,声音算不上超一流,但他的戏份十足,同时还能够保证相当高的歌唱水准,应该配得上如此漂亮的大制作。

  很多第一次看这部戏的观众都会被机器人奥林匹娅机械、美妙、华丽、多变的《玩偶之歌》所吸引,但她的戏份远不止于这段咏叹调。导演赞贝罗对大场面和主次角的细节把握举重若轻,而彼佳-伊万诺娃的唱功着实了得,她炫花腔给自己加了难度,令人眼花缭乱,更有甚者,把最高音唱到了令人瞠目的高音F,听上去却格外轻松。机器人奥林匹娅这一幕的戏场面相当大,而且很耐看,但我更喜欢霍夫曼与朱丽叶塔泛舟威尼斯那梦一般的画面和场景,能够让人感受到导演赞贝罗内心对于霍夫曼和《霍夫曼的故事》所要真实表达的其实人的内心世界,那三位女主角、三段荒诞的爱情故事,或许只是诗人霍夫曼对于爱情和艺术的思考、幻想和感悟?李澄

(责编: Yuk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