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李安一直在挑战不同的东西

2013年02月26日09:39  东方早报

  彭丽华,台湾电影工作者,曾在中影做影片策划,是第一批看到李安《喜宴》、《推手》剧本的人,也是把郎雄介绍给李安的“幕后英雄”。

  李安一直在挑战不同的东西,特别这次他挑战的是特技效果,别人玩特效都一个样,但李安不是这样,他甚至把人文、哲理,用影像,用强烈的想像力拍出来。而且这么难拍的题材,他却把叙事和寓言都处理得很好,留有很多的可能性,让观众有很多思考,这是在西方电影中很难得的东方式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当他这样呈现的时候,很多人是错愕,而我则是惊愕的!他以前的作品,我觉得都可以找到人拍得比他好,但这部片子确实拍不过他。他把想像力跟好莱坞的种种技术结合到一起。所以西方人也不会知道怎么评价这部片。

  除了视觉上是寓言的呈现,我倒不认为《少年派》的主题是关于信仰的事情,它打动东方观众的是:生命的无奈。比如你被迫在生命中要去放弃些什么,其实都是无奈但又要被迫接受。比如李安去纽约奋斗,这里头很多辛酸,很多不可告人。除非你用解剖刀切开来看,但那样就是残酷的。他很聪明地把这些“残酷现实”奇幻化。其实奇幻就是给自己一个安慰。当你经历很大的苦难,你一般不想回到那块不愿再撕开的伤口,所以你就会自然地奇幻化。他带你经历一趟奇幻旅程,但其实背后是一种很深沉的艰辛。会让有一定经历的人,深有感受。这个片子会让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让每个观众都各取所需……

  好莱坞很聪明,他们通过营销,他们知道这部片子属于东方市场,所以他们有把这部片子定位在东方,并锁定东方。当它在亚欧获得一定评价之后,反而让美国人不得不正视它、走进电影院。当更多重要的影评人来谈这部片之后,影片的影响力就开始发酵。以其他入围者来说,他们大多都在自己的领域中驾轻就熟,反而也没有特别新的东西出来。就只有李安突破自己的框框。所以我一点不惊讶他得奖,是非他莫属!

(责编: 阿菲)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