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电影市场上,警匪片一直是一个主打类型,但我国大陆的警匪片一直鲜有亮点。近年来口碑票房较好的国产警匪片,基本上都是大陆与港台地区合拍完成,且故事以港台为主。观众虽然看着热闹,但终究感受不到那种贴近自己生活的质感和痛感。《毒战》的出现,是一个突破。《毒战》就像是一瓶“香港瓶装的大陆酒”,主创、类型规则、影像风格还是香港警匪片的感觉,但内地里却是大陆题材、大陆警匪故事,获得了用港片经验提升大陆警匪片水平的效果。
故事情节——有戏有料 紧凑刺激
《毒战》在故事上的优点,首先表现在情节紧凑,冲突激烈,节奏得当,创造了很强的戏剧性冲突,紧紧地揪住了观众的神经,很有戏,很刺激;其次,影片的故事很有料,它将观众感到好奇却不了解的领域,包括身体藏毒、制毒、贩毒、缉毒、侦破、抓捕,甚至死刑的各个环节,一一直接展示出来,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再次,也是影片中最出彩的地方,是张雷两次冒充毒贩的桥段。观众知道张雷在假扮毒贩,但不知他会不会露出马脚,因此时时刻刻替他捏着一把汗,同时又在不自觉地欣赏着孙红雷[微博]的明星表演。比如他假扮哈哈哥和昌哥的身份转换过程中,编导故意借电梯来设置悬念。巧设的悬念,让观众深深浸入故事之中,体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游戏”。而这一游戏的设置,既突出了缉毒行动的风险性,又彰显了以张雷为代表的缉毒警的勇气和谋略,还获得了很好的戏剧效果。
人物角色——主角鲜明 群像出彩
《毒战》的主要人物形象鲜明,特点明显。主角张雷从影片一开始亮相,就是一个英勇机智的缉毒警形象。在故事的进行中,他以自身的机智和勇气一步步攻克贩毒分子的防线。影片的结尾,他悲壮牺牲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铐住了罪犯,完成了缉毒使命,也成全了一个无畏尽责的警察形象。影片的配角群像也比较出彩。缉毒警小贝、蔡添明的两个徒弟大聋、小聋自不必说,就连“香港七人贩毒团”也各有特色,刻画详尽。比如,萨婆在死前执念于自己的高跟鞋没有穿好,用轻描淡写的方式带出了死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看出,这些反面角色是面目清晰的,而不像传统的公安片那样被模糊了面目。人物刻画的平衡突显了双方的“势均力敌”,也就使得冲突更加激烈、好看。
整体风格——凌厉写实 直面震撼真实
导演杜琪峰将写实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单从画面来看,货车在公路上尘土飞扬的场面,以及医院中混乱嘈杂的环境,都是导演所刻意追求的真实化效果,与吴宇森、张艺谋的浪漫夸张风格大异其趣。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凌厉、直接、简化的镜头,不由分说地就把导演想要表现的东西抛在观众面前,哪怕是那些观众并没有心理准备要接受的内容,比如排泄物、暴力、死亡等。这些质感极强的处理,都很好地渲染了整个故事的真实感。尤其是结尾的枪战,没有任何风格化的处理,直面人性之恶、死亡之残酷、牺牲之惨烈,用震撼的真实替代了此类影片中常有的廉价的煽情和俗套的大团圆。即使是主角张雷的牺牲,镜头也极其节制,没有鲜血喷涌、死前台词、眼神特写,只有令观众略感意外的数次中弹、无声的牺牲。这些低调写实的处理,都是为了表现警察牺牲的“日常性”及其内在的价值,并反衬出毒贩的残忍凶暴。
杜琪峰的风格追求,不同于大陆传统的公安片,也不同于常规的警匪类型片。他试图超越港片娱乐传统和大陆宣教传统,融入个人美学追求,创造一种作者化的警匪片。这样的片子,对我国的警匪片传统是一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