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拍《新编》:顶雷前冲的勇气

2013年05月03日13:49  北京青年报

  《新编辑部故事》播出过半,板砖满天飞。各式各样的吐槽最后都会归结为一句,“比老《编辑部的故事》差远了”——我举双手赞同这一句,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导演郑晓龙[微博]心生敬意,也不影响我坚定地认为“新编”具有郑晓龙的所谓代表作《北京人在纽约》、《金婚》、《甄嬛传》所不具备的非常意义。

  “新编”挨骂,这是意料之中的,按照流行的说法,它身上的“骂点”和“槽点”简直多如牛毛,“小辫子”闭着眼也能抓一大把。不想用“经典是无法超越的,回忆是无法复刻的,时代变了、笑点高了、王朔闪了”之类看似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替郑晓龙开脱,因为如果连这些都没想明白就项目上马,纯属外行自寻短见,而若想明白了还敢冒市场之大不韪开拍,则是一场需要勇气的拓荒。

  影视创作者动辄以“接地气”自我标榜,但实际上市场上通行的是脑残抗战、低智商穿越、山寨偶像剧、为笑而笑的雷剧,名义上与现实对接的家庭情感剧,其实都是绕着现实自说自话,给观众造一个似曾相识的白日梦罢了。在这个资本逐鹿,以顺利播出和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的市场上,试问,还有人想通过一部电视剧跟这个世界谈谈吗?现实话题的尺度和喜剧笑点的拿捏,有经验的电视人都懂得二者的风险系数之高,“新编”双重风险叠加,或许只有郑晓龙这种一帆风顺有着强烈自信,并且手中还握着《芈月传》和“全本”《北京人在纽约》等等超级大单的导演才玩得起。

  22年后重拍“编辑部”,跟前几年一窝蜂翻拍经典、老瓶装新酒的投机行为没有可比性。理论上,当年《编辑部的故事》开创的系列剧形式,针砭时弊、跟现实密切关联的内容都具有在不同年代进行复制的可行性。但是,王朔和冯小刚[微博]的幽默能力使得“老编”在当年宛如发动了一场语言革命,当今碎片化、网络化的时代语境中,缺少天才编剧助力的“新编”要想重温这种成功已无可能;同时,网络时代获得资讯和信息互动的快捷方便,也使“新编”再想承担当年“老编”的功能显得手段落伍不合时宜。因此,“新编”才会选择一种彻底打破观众对“老编”美好回忆的危险方式,寻找电视系列喜剧的新突破,也就是观众看到的以表演夸张为主,台词吐槽为辅的“新编”喜剧风格。

  当然,好的愿望并不一定等同于好的结果,但是,如果郑晓龙当初也选择明哲保身绕开费力难讨好的“新编”,继续高枕无忧当他牛哄哄的《甄嬛传》大导演,被孙红雷[微博]、吴秀波[微博]、陈建斌[微博]等等一线大腕巴结着上他的新版《北京人在纽约》,那部分被逗乐的观众的笑声就不会有了,那些在电视剧中难得一见的嘲讽、戏谑、挖苦就不会有了,入木三分也好,入木三厘也罢,那些给老百姓茶余饭后提供的现实生活“槽点”就不会有了。

  这个时代,随口地骂一次,很容易,投入地笑一次,确实太难了。人民需要欢乐,电影圈里,冯氏喜剧尽管水平忽上忽下,仍是常胜将军,一部绝非优秀的《泰囧》就能狠狠戳中观众笑点创造票房奇迹;而电视荧屏自《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武林外传》之后,喜剧几乎绝迹,取而代之是让正剧的主人公随口插科打诨几句美其名曰“轻喜剧”。如果电视圈的“勇敢者”能得到市场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勇敢者的冒险能得到理性的判断和对待,勇敢者俱乐部能再壮大一些,电视喜剧的新突破才有实现的可能。

  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责编: 大喻頭)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