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nda
《上阵父子兵》最好看的是——预告片。45秒的预告片比25分钟精剪版好看,25分钟精剪版比28集的电视剧好看。
在看了预告片之后,我对该剧还是有所期待的,因为它是花箐《我的兄弟叫顺溜》的兄弟篇,因为它的男主是范伟[微博]这个充满喜感又擅长刻画小人物的演员,因为知道它的剧情主线是“一个有点文化的农民为了护住家中独苗而一步步卷入战斗最终成为抗日英雄的故事”。
范伟是东北题材电视剧的收视之星,那种肚子里有点墨水的农民对于他就是本色出演。其饰演的老乔“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胆小怕事,凡事精打细算,对儿子有三分棍棒式管教更有七分溺爱,在自觉保全小家的同时,也在家国沦陷的大是大非前表现了民族气节。可以说,范伟基本上把角色的狡黠与忠厚表达得很真实,不过就范伟的实力,如果内容再精彩一点,会更有看头。
这部剧除了范老大的几个精彩桥段,其他真是乏善可陈,无非是通常意义上的“抗日剧”而已——怒目圆睁慷慨激昂的正面人物,残忍而愚蠢的日本官兵,怯懦自私但心里还有点民族情结的伪军,智勇双全危难之时指点迷津的共产党员。记不清是在哪集选择了换台,好像就是老乔儿子乔群几进几出监狱的时候吧,剧情太拖沓,使我们已经漠视了鬼子恶狠狰狞的抽打、英雄身上染红的衣服和一条一条的血印子。
有个事情很奇怪,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前后加起来15年,咱们拍电视剧居然已拍不出什么新意了。但第二次世界大战6年,相关题材影视作品几百部,像《兵临城下》《风语者》《珍珠港》《虎!虎!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兄弟连》,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每一部都是经典之处。描写小人物的也不少,像《牙医上战场》《狙击手》《桂河大桥》,总有一个片段敲到观众的泪点。
虽然国外的二战剧也有狗血的,但总能数出很多撼动人心的作品。看这些好片子,我常想的问题是,一部优秀影视剧的产生,是有它的人文土壤,《拯救大兵瑞恩》用6个战士换取瑞恩一人的生命,那种在生存机会面前的矛盾纠结,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才是这部作品被观众喜爱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讲,《上阵父子兵》也在努力挖掘人性的一面:残酷战争中,父亲竭力维护家族香火,为此不惜付出巨大代价。这是向文化的高度迈出了一小步。遗憾的是,讲故事的方式以及对主要人物的设定还是难以摆脱条框束缚,让人看了有消化不良的感觉。
还有一个拉低《上阵父子兵》水准的因素——难道现在演技够水准的演员都去当主角了吗?怎么这么缺好配角呢?乔群,太脸谱化,鲁莽冲动没原则没理性,就会耍大刀;女主角小满,岂止是新手,简直就是生手,人物塑造得苍白模糊。
也是,可能编剧根本就没为那么多人物去费心塑造各自的丰满血肉。据说,这个电视剧还有个名叫《猪一样的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