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千万别用无知捧杀了宁浩

2013年12月10日17:39  北京晚报
《无人区》海报 《无人区》海报

  对于写影评,一般我都是手下留情的。为这事,我还跟别的记者交流过,大家有一个共识,在中国拍电影不容易,即便是最烂的影片,创作者都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在电影上映之时就开口说出大实话,未免不太厚道。但《无人区》却让我有种想说实话的冲动。  

  对于宁浩,我自己是一直都欣赏的。因为在70后的导演群体中,宁浩的影像风格最为犀利,在叙事的风格上也比较独特,这可能跟他曾经是一名摄像师有关。这一点,张艺谋也是。但《无人区》上映后,居然在豆瓣网上的评分一度高达9.6分,目前还维持在8.4分,而《地心引力》的评分也只有7.9分;在时光网,《无人区》的评分也跟《地心引力》不分仲伯,高达8.3分,对于这些,我觉得也没什么,毕竟现在水军很多,评分的高低是很容易上去的。但一位网友的一句“宁浩不仅故事编得好,而且在镜头语言上做到了迄今为止从未达到过的崭新境界!”终于让我有点受不了。

  我真的想问问这位网友,什么叫“迄今为止从未达到过的崭新境界!”你指的“迄今为止”是指什么时间段,是中国迄今为止,还是世界迄今为止?

  要说是世界迄今为止,那这位网友您可就是孤陋寡闻了,很多人认为这部影片的结构借鉴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但我建议你去看一下奥利佛·斯通的《U型转弯》。《无人区》中的那位加油站的老板的情节几乎是照搬《U型转弯》中安吉丽娜朱·莉前夫比利·鲍勃·松顿饰演的脏兮兮的修车工(当然主创一定会否认)。此外,徐峥还在片中调侃自己的名字潘肖(据说是宁浩公司的一位同事)为肖恩·潘,而肖恩·潘本人就是《U型转弯》的主角。

  如果这位网友还有一点电影知识,估计也能看出来《无人区》中最后的撞车镜头灵感来自于《终结者》,我似乎确信该片里用了《终结者》中追杀时的一段电影配乐(或者是模仿)。

  所谓的犀利镜头语言,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们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张艺谋摄影、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张艺谋摄影,张军钊导演的《一个和八个》,即便比起现在的《无人区》来,真一点都不落后。

  《无人区》真阐释了什么独到的对于人性和社会的见解吗?这一点可是评价艺术电影的一个重要方面,《呼喊和细语》、《罗生门》、《筋疲力尽》这些经典电影作品都是以对社会思潮和人性深处有独到的见解留存影史的。这一方面,《无人区》提供了什么?是片头关于“猴子摘桃”中的浅显的人类寓言?这难道不是一个稍具智商的成年人都应该知道的道理吗?还是片中“本应该出现”的没有一个好人的所谓人性之恶?电影史上反映这样主题的电影多了去了。

  《老无所依》在豆瓣的评分也只有7.8分,《无人区》能超过《老无所依》?别开玩笑了!

  宁浩仍然是70后导演中的佼佼者,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把宁浩抬到一个神一样的高度,就未免有点过头了。我觉得冯小刚在引用姜文时的“葡萄和酒”比喻就比较适用于现在的宁浩,他的前几部作品仍然摆脱不了很深的“模仿”痕迹,还只是“葡萄”,并没有酿成自己的“酒”。电影史上也有不少模仿前辈作品风格的导演,如德·帕尔马模仿希区柯克,但这些导演没有一个能够超越过前辈的。就像现在很多模仿秀中的演员们没有一个能够超过刘德华本人一样。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对于青年导演,可以赞,可以扶持,可以褒奖,但千万别捧杀,即便偶尔有一部佳作,也千万别把他拔高到跟那些作品等身经过时间考验的大师们程度,因为他们还需要用时间来证明自己。吹捧过度,这可能会让宁浩本人都感到脸红的。

(责编: 小万)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