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谓同志电影的丰收之年,第66届戛纳电影节上,讲述女同性恋的影片《阿黛尔的生活》摘得金棕榈大奖,而“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导演奖和同志金棕榈奖则归属于讲述男同志的《湖畔的陌生人》(下简称《湖畔》),二者交相辉映。
有人说《湖畔》的电影风格是希区柯克和侯麦的结合体,其实它更像是得了法国电影导演布列松的真传:极简、冷峻、修辞克制,又有着新闻语言般的准确,全片没有配乐,去戏剧化的表演也毫不夸张;叙事的能量悄无声息地在一个个固定镜头间传递,并在适当的时候爆发。
偏爱电影本体论的欧洲人对《湖畔》的青睐可想而知。不久前,英国《视与听》与法国《电影手册》评出各自的“2013年年度十佳影片”,《湖畔》均位列其中。与去年倍受追捧的《神圣车行》相比,《湖畔》具有极强的叙事性,加上它大尺度的男同性爱场面,这部法国电影不仅受到影迷和影评人的热烈赞誉,也在同志圈中收获大批拥趸。在《阿黛尔的生活》尚未进入大陆观众视野之际,《湖畔》成了年底最“火”的小众电影之一。
好的故事总是既老又新,有所传承又有所变异。《湖畔》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言以蔽之:危险致命的事物往往拥有美丽诱人的外表。从古希腊神话中的海妖塞壬到《聊斋》中的画皮妖女,这个主题被演绎了千百年,在这一次的叙事中,它成了装载一个现代性议题的容器。
这个议题是“性自由”,没什么比同志题材电影更适合讨论这种话题了。但这样的潜力在《湖畔》中才被真正挖掘。在人们热烈讨论《断背山》的年代,同志片的主流是偏古典的,重在表现唯美爱情,《湖畔》则完全改用自然主义笔法,立场也较疏离客观。电影一上来便展现了令人瞠目的情欲世界:炎炎夏日,湖边的树林里,一丝不挂的男人们无声无息地互相打量,对上眼了就成群结队地进行交媾,器官与体液充斥画面,草地上到处洒落着避孕套……
李银河介绍过三种性观念:为了生育的性、为了爱情的性、为了快乐的性。最后一种观念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标志:欲望的满足越便捷,空虚、厌倦的到来越迅速。电影中,主人公弗兰克希望炮友米歇尔跟他回家过夜,遭到了拒绝,米歇尔的理由是“这样的话不到一星期我俩就互相厌烦了”。在弗兰克看来,回家过夜,相拥入睡是爱的体验,他并不满足于身体的快乐,然而,遭到拒绝后,失落的弗兰克也并未像吉伦哈尔那样流泪伤心,而是迅速找到另一个炮友为自己服务。
性欲满足后,精神空虚,填补空虚的方法是满足性欲,这是一个死循环。朱天文有一则短篇小说名《肉身菩萨》,讲的也是这种解放后的现代人困境:男主人公是个年过四十的老同志,身体的衰老和精神的孤独让他终日处于空虚与绝望中,每天在社区游泳池里“猎艳”只是惯性使然,终于,一次邂逅让他与一个快要结婚的同志互相产生了爱的感觉,他十分挣扎,既想再一次得到对方的身体,又怕这样会毁了这份难得和特殊的精神联系。小说的结局是,两人第二次见面,在茶馆里聊了一下午,谁也没有提开房的事。
这是非常温和、非常东方的解决方法,带着女性作家的悲悯眼光。《湖畔》的眼光则更加“刨根究底”,它为考察这一问题创造了一个惊悚而极具戏剧张力的情境,首先是借警察之口,用“荒谬”形容湖畔树林里的性关系。影片开始不久,米歇尔溺死了自己的炮友,弗兰克是唯一的目击者,但他却因为想要与米歇尔在一起,向警察隐瞒了真相。警察在盘问弗兰克时说:“你们这群人的关系太荒谬了,你们之中的一个男孩淹死了,尸体在湖里泡了三天,凶手还没找到,你们却可以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在这里游泳打炮。”
影片开场长达几分钟的关于鲇鱼的谈话,在影片后半部分焕发出明显的象征和呼应意味。米歇尔完全就是那条“会吃人的五米长的鲇鱼”的化身,如同《聊斋》中的溺死鬼,只出现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午后的湖边,如同海妖塞壬,性感美丽同时危险致命。它烘托出弗兰克“飞蛾扑火”的本质。影片中有一个非常紧张的场面,当米歇尔发觉弗兰克可能看到自己杀人时,他曾邀请弗兰克去四下无人的湖中游泳,弗兰克拒绝了。正当观众为弗兰克松了一口气时,镜头一转,他已经小心翼翼地游向了米歇尔。
鲇鱼只会加速弗兰克的溺毙。弗兰克并不愚蠢,然而当“越满足越空虚”的定律刺向自身,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不顾一切要为自己走出死循环寻找出口,于是变得愚蠢,甚至丧失理智。从这个意义上解读,他早已是湖中的溺水者,他寻求解救的方式是盲目和一厢情愿,没看到自以为的救命稻草其实是一条鲇鱼——米歇尔。
所以,影片最后,当米歇尔用“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夜晚”引诱弗兰克时,弗兰克从躲藏的树林中走出,在黑暗中颤抖地呼唤米歇尔的名字,恐惧却又期待。弗兰克并不仅仅代表部分同志群体的心灵状况,对每一个接受了“性为快乐”的现代人来说,伊甸园的下一秒也许就是失乐园。
《湖畔》一片非常出色的地方,就是它用看似自然写实的风格,讲述了一个颇具寓言色彩的故事。用电影理论家伊芙特·皮洛的话说,《湖畔》发挥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世俗的外表和神话思维的表达在这里合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