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电影海报](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20151218/ptGK-fxmttck8227078.jpg)
彭 骥
截至1月1日,《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本土票房粗报6.86亿美元,在北美影史上已超越《泰坦尼克号》,破《阿凡达》登顶冠军宝座指日可待。“纪录”这东西,就像账户上的数字,一开始有很开心,堵到嗓子眼了就只是麻木的数字。
拿“别人家”的《星球大战7》来比照中国电影,没啥可以比的。票房数字不用去比,整个产业链条的完整IP开发也不用去比,本来就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某种意义上,“星球大战”系列无非是让我们见见高山,作为一名仰慕者,躬逢下顶尖高手之间的华山论剑。而高手比拼,对手往往只有自己。拿《星球大战7》去比该系列之前的作品,坦白讲,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不出错”。特效上,《星球大战7》并未过多着力,一些场面在其他好莱坞大片中也常见,突破性的技术革命并未出现,就连新出现的机器人BB8,主要职能担当是“卖萌”,几乎无功能展现;而“星球大战”系列前几部每每让人看到舌头吐出来的,就是顶尖前沿科技营造的“原本只应天上有”的画面,“大神”詹姆斯·卡梅隆就是看了“星球大战”后辞职当导演的。根据J·J·艾布拉姆斯的解释,他想要“故事为王”。这也没错。再牛的技术都应该服务于故事,毕竟电影不是科学馆放的效果片。那么,《星球大战7》的故事讲什么来着?有点想不起来了,大概是一群人寻找大师、两派势力角力,只记得很顺、很起承转合、很没差错。
好莱坞工业化体系的集大成者《星球大战7》,从产品层面,一切无懈可击。有趣的是,中国电影孜孜以求的“无懈可击”,用来衡量“星战”这一量级的电影时,反而成了缺点,意味着不够热血、不够蓬勃。《星球大战7》 有别于此前六部的最大一点,在于它是乔治·卢卡斯第一部完全没有参与的“星战”系列电影。2012年,卢卡斯把卢卡斯影业卖给了迪士尼,为自己换取了丰厚的退休金。前几天,乔治·卢卡斯在谈及新片时,不小心发了点牢骚。卢卡斯说,在把“星战”系列交到迪士尼手中之前,他都不会轻易地让别人来主宰这一科幻系列,“我觉得我应该站在导演的身后帮助他,轻声告诉他要这么做,那么做,在那里指导着导演”。但是,卢卡斯明白他们“让他介入影片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迪士尼想将《星球大战7》打造成一部“复古”的电影,卢卡斯对《星球大战7》的缺乏创造力、缺乏想象力显然不够满意,在他看来,“新意”应是“星战”的原力。
我觉得,《星球大战7》对神秘世界的想象和架构,还不如《三体》的面壁计划、黑暗森林法则、智子等有趣。所以,真要说中国电影能从“星战”系列中汲取的,不在于票房,不在于特效,不在于故事,也不在于工业化,而在于仰望星空的想象力。虽然当下文艺看似繁花似锦,但神游八荒的自由而浪漫的想象力太少了。几乎所有的农村题材,都是张家结婚李家盖房及婆媳矛盾; 几乎所有的都市题材,都是农村题材的都市版,“小三”前任相恋失恋及婆媳矛盾;几乎所有的古装剧,都是农村题材的古装版,宫斗腹黑阴谋妙算及婆媳矛盾。至于国产科幻片,几乎不曾有。应该有那么一部影视剧,什么地气都不接,能把观众架个望远镜看星空时胡思乱想的那些,哲学地、天文地、科幻地呈现出来。那一定是个有着无穷魅力的黑洞,能吸走很多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