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是,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没有做无谓的娱乐化处理,而是精准再现细节。如果反映现实是文艺的宗旨,即我们教科书上常说的批判现实主义,那么,这样的作品理应是电影的主力军。
昨日,奥斯卡将最佳影片颁给《聚焦》!这是一部非常扎实的纪实影片(但不是纪录片),真人真事,真名真姓,如它描写的《波士顿环球报》对娈童教士的调查报道一样,不惧权威、不惧民粹,如实呈现西方社会一个微妙的角落。它没有商业片常见的追杀、暴力等场景,但紧张气氛一点不亚于那些夸张的动作戏。它的冷峻和细节也如同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尽管题材劲爆,但绝不哗众取宠。
好莱坞电影涉及记者这个行当时,通常会添油加醋,比如电影里的女记者一般都会跟被采访的当事人上床。《聚焦》里也有一名女记者,但她仅是这个群戏里的一员,而且丝毫没有卖弄性感。传统报纸往往会有深度报道部门,如新京报便聚集最强的团队,不计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力求做出最有深度的调查报道。《波士顿环球报》的深度报道叫做“聚焦”,新来的主编希望该团队能调查教士娈童的现象,但立马遭遇阻力。一个犹太裔的外来者把目标对准当地最有势力、最有群众基础的天主教,你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在此之前,教士娈童的丑闻时有所闻,但均作为个案来报道,“聚焦”要证明的是,这不是一件件个案,而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跟揭露尼克松水门事件的《总统班底》(1976)相比,《聚焦》的戏剧冲突不算强烈。《总统班底》是两名跑市民新闻口的小记者挖掘出总统的大丑闻,《聚焦》则是精英团队,虽说障碍不少,但似乎没影响到生命或事业。影片公映后,天主教官方的梵蒂冈电台甚至夸赞它“诚实”,“督促教会充分承认自己的罪孽,并为此付出代价”。
该片有掌握重要信息的律师角色,但没有“深喉”那样的神秘人士。可贵的是,影片没有做无谓的娱乐化处理,而是精准再现细节,对我这样的新闻从业者颇有启示。其实,很多新闻事件均有改编成电影的可能,但具体处理可以各不相同。《聚焦》的方式是最传统也最需要功底的,它没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弄不好很容易成为流水账,但它对事件的梳理、节奏的把握都是相当精到的。
由于《聚焦》选择了全景视角,具体的案件免不了蜻蜓点水,但编导对细节的把控绝不含糊。比如采访其中一个被怀疑娈童的教士时,敲开他家的门,他非常合作,毫不避讳,并不觉得自己曾做错了什么。这个细节颇具回味,让人深思“娈童”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把本片跟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怀疑》(2008)互为参照,就会发现更深一层的问题。在那部获得五项奥斯卡提名的影片中,不仅教士有没有触犯戒律和法律是一个疑问,即便触犯了,他对未成年者带来的影响也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被性侵对象的年龄,以及具体的行为,都可能会有差异,强奸一名12岁儿童还是跟一名17岁少年有不适当的抚摸,恐怕不能一概而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天主教对于教士的单身要求,跟如此普遍的娈童现象脱不了干系。但这似乎是一个皇帝新衣式的议题,局外人一目了然的事儿,当局者讳莫如深。
关于娈童,最精彩的故事仍未拍摄,而且恐怕也很难拍摄,那就是迈克尔·杰克逊数次被指控。他究竟做了什么?多大程度上伤害了那些未成年人?那些少年儿童的父母是不是把自己的孩子当做诱饵?有没有敲诈的性质?不光是因为杰克逊名气大,更因为事件似乎处于灰色地带,如此,优秀的戏剧化处理有可能触及人性的幽暗之处。
《聚焦》的表演可圈可点,虽然大群戏轮到每个人的戏份相对较少,但也获得了两个配角提名。细说起来,这部电影没有绝对的主角,也没有熠熠星光。如果反映现实是文艺的宗旨,即我们教科书上常说的批判现实主义,那么,这样的作品理应是电影的主力军;但即便在美国,英雄不会飞、不会打的《聚焦》也越来越少了。
□周黎明(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