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假期后遗症”的上班族陆续回归岗位,“五一档”的电影之争也落下了帷幕。《北京遇上西雅图2》上映5天,据不完全统计票房累计约为4.36亿,遥遥领先于其他几部同期上映的国产“大片”,成为“五一黄金档”最大的赢家。该片豆瓣评分已经稳定在6.8分左右,观众评价比较两极,堪称是一部让人又爱又恨的本土电影。
观众爱的是什么?当然是《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对成年人爱情的童话化想象和浪漫唯美的小资文艺腔。观众爱冷艳女神汤唯饰演的姣爷,媚态里带着坚强的“狠”;观众爱国民男神吴秀波[微博]饰演的大牛,渣男心中饱含着的“暖”;观众爱人物在现实的坎坷面前坚守自己的执着;观众爱未曾谋面已经情过千言的唯美;观众爱中西文化交汇的设定乃至最后“秋裤男神”李健[微博]的温柔献声……主创的初衷是好的,观众领情;但是主创的技巧是生硬的,观众觉得很矫情。
先说说主线索大牛和姣爷的“笔友”情感吧。一本弄错的书,本身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开端。既表明了两个人“命中注定”的情感联系,又在版本交错之间暗示了第三个人的存在,为最后两人的相遇埋下伏笔。写信可以,做笔友也可以,但是把信写得这么酸腐就是编剧的不对了吧?更何况大家走进电影院是来看电影的,又不是来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说教感太强难免会使人跳戏。再加上“五毛钱特效”让笔友的形象都镶着金边,人物与背景的融合度极差,很难让观众不笑场地把一大段书信对话听完。一个是赌场公关,一个是售楼经理,就算是之前接受过高等教育,给陌生人写信的时候也不会张口闭口“之乎者也”,字里行间“仁义道德”吧?中国电影大多数的思路和创意都是好的,但是如何把好思路和好创意执行成一部好电影,考查的还是中国编剧、导演的基本功。想要塑造立体的、丰富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不能只靠选角副导演的判断和演员的发挥,还得是依靠编剧对人物内心的把握和对人类情感世界的理解。
再说说中国文化与西方类型片融合的问题。主创的初衷是好的,“买断美国”的消费主义口号背后必须搭配上中国人“去国怀乡”的哀愁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于是秦沛饰演的老爷爷就有了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他接受的是古典的中国教育,他喜欢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时不时地想要在后辈华人面前卖弄一下学问都是可以理解的。观众不是不能接受“掉书袋”的电影,而是不能接受“胡乱掉书袋”的电影。好的“掉书袋”电影应该可以产生很多内行人笑话,让有一定知识储备的观众可以获得普通观众难以得到的“小趣味”。所以,《北京遇上西雅图2》中引用古文是没错的,但总是引用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古文就显得有欠考虑。特别是还会犯“范文正公是范仲淹生前自取的别号”这种低级错误,就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了。
最后再说说台词矫情的问题。其实矫情和文艺只有一线之差,很多堪称“文艺青年圣经”的作品,都是以简洁、凝练又深刻有内涵的台词取胜的,比如王家卫作品。台词说理、台词抒情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台词与风格的跳脱、与人物性格的偏差、与情节场景的不符上。还是那句话,好思路没有好执行都是浪费。
简而言之,一句话:《北京遇上西雅图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它的成功来自对文艺路线的彻底贯彻,败则败在了把文艺腔和接地气结合起来的细节上。中国电影不缺大IP,也不缺好点子,现在缺的是十年磨一剑、精耕细作、慢工出细活的耐心和环境。
(祖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