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锯岭》:魅力不止于吉布森的暴力美学

2016年12月13日 09:52 京华时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梅尔·吉布森上次执起导筒已是十年前《启示录》时的事了。《血战钢锯岭》以其年度暴力美学的标签杀将归来。

《血战钢锯岭》 《血战钢锯岭》

  梅尔·吉布森上次执起导筒已是十年前《启示录》时的事了。十年的光阴很容易让人变得圆润,但这并不足以消磨梅尔·吉布森的天纵锐气,《血战钢锯岭》以其年度暴力美学的标签杀将归来。

  《血战钢锯岭》故事改编自二战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他拒绝携带武器参军,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伤员的传奇故事。借着“超凡蜘蛛侠”小加菲颀长的小身板,梅尔·吉布森真切地还原了这位美国二战史上怪咖英模。

  影片用了20分钟来做人物铺垫。道斯参军入伍后,还没等上战场,他的个人信仰就跟部队干上了,险些要了他的大好前程。影片用了很长一段篇幅来刻画美国军队里的这位异端,展现他如何被战友挤对,被上级刁难,最终有惊无险地过关。这一仗看似没有硝烟,却一点都不比后来的钢锯岭来得轻松。这一仗,道斯赢得了个人的胜利、信仰的胜利,同时也“赢得”上司及其队友的冷眼与质疑,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拒绝握枪的士兵可以拯救战友的生命。

  人物的高度还原只是其一,梅尔·吉布森依旧不忘抓紧机会炫耀他擅长的暴力美学。《血战钢锯岭》中呈现的战争场面虽不及《拯救大兵瑞恩》那般史诗,但影片在视觉上造成的心理冲击和挑战,要远胜于伊斯特伍德的《父辈的旗帜》《硫磺岛家书》。梅尔·吉布森并没有在暴戾中走失,他始终清楚明白叙事的重心就在道斯这个生命奇观之上,越是血肉横飞,越能体现出道斯的奇迹。重返钢锯岭的美军终于拿下了钢锯岭,这一战,既是美军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胜利,更是信仰之战的胜利。 (曾念群)

(责编:YY)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