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这个IP还不能“通吃全球”

2017年04月10日 16:20 北京娱乐信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他们不太可能全然照搬原著,也不太可能整体复刻押井守版,他们只能在照顾原著的情况下,选择一条商业化的折中之道。

  好莱坞无奈的折中改编

  李严

  评分:★★★

  好莱坞挑战经典,向来不单单是为了艺术,也是为了生意。这一次,他们把目标瞄准日本经典漫画和动画《攻壳机动队》,拍摄第一部真人版同名电影,自然也不单单是为了满足一部分原著粉的心思,还要照顾更广大的观众群体。

  当人们谈起《攻壳机动队》时,通常说的是日本动画名导押井守导演的1995年版同名电动画电影,而不是士郎正宗的漫画。这恰好显示出影视作品在当今文化消费中更优势的地位,也说明了改编方法对作品成功之重要性。

  《攻壳机动队》是考察改编方法的极好案例,其漫画原著与动画电影、电视动画,主题相似却各有风格。押井守版动画电影也没有完全遵从原著,其风格严肃、压抑、冷峻、迷离,却全无原著中的欢脱,正是这种格调,帮助其俘获了包括好莱坞大咖在内的众多粉丝。

  珠玉在前,是对好莱坞真人版电影的改编能力的考验,也是给真人版的参考。不过在商言商、畏惧风险的好莱坞,给这部真人版电影投入了1.1亿美元重金,背负着盈利压力,他们不太可能全然照搬原著,也不太可能整体复刻押井守版,那样的商业风险过大,他们只能在照顾原著的情况下,选择一条商业化的折中之道。

  这样的选择当然很让人纠结,可以看到,真人版电影与以往的日本系列作品相比,更为“好莱坞”,但《攻壳机动队》与其他好莱坞商业大片相比,又十分不“好莱坞”。

  真人版最为影迷和原著粉称赞的部分,是电影的震撼视觉特效,是高度遵从原著的美术设计,以及对押井守1995版动画的经典场景复刻。片中斯嘉丽·约翰逊扮演的草薙素子的主要战斗场景,比如开场身穿热光学迷彩跳下高楼、水池打斗和情节最高潮部分的手撕坦克,全部“致敬”了押井守版。

  这些无疑都是亚洲化的。至于演员中的西方、亚裔面孔的组合,虽然给片方带来了不小的“洗白”困扰,但这种“政治正确”有些“白左”,选择这样的主演阵容,也的确是好莱坞高投资商业大片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就好像张艺谋那部被喷得很惨的《长城》,在当今全球电影发行体系下,不选择马特·达蒙这种好莱坞巨星,显然无法攻进欧美院线。

  同理,真人版《攻壳机动队》既要照顾主流欧美影迷的认知,也不愿意得罪熟知原著的亚洲影迷。当今的科幻电影界,有哪位一线好莱坞女星能够比斯嘉丽·约翰逊更有商业价值呢?

  也许,一切的错误都来自他们或许不该在这个时代改编《攻壳机动队》,《攻壳机动队》不是那种通吃全球的超级IP,无法像《银翼杀手》那样在欧美打打情怀牌。当年押井守的动画电影进入了北美影院,却只能在小范围亮相。反而是受其影响的《黑客帝国》等作品,后来声名鹊起,至今不衰。漫长的时间差,也使得这种赛博朋克风格的故事,在好莱坞的新鲜度减弱了不少,难以找寻到曾经的锋芒。

  变成了斯嘉丽个人电影

  姜子谦

  评分:★★★

  《攻壳机动队》作为日本非常有名气的动漫作品,从宣布将被改编开始,就一直受到原著迷们的关注。不过相对于期待来说,原著迷内心更多是担忧。果然,这部电影在中国表现肯定不算理想,将近40%的排片,两天却仅换来勉强过亿的票房。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好莱坞新套路下的英雄电影,开始出现了一些观众不喜欢的特质。

  对于这部电影,目前最普遍的评价是,“特效好棒、斯嘉丽好会演、剧情好渣”,其实已经算是贴切。此前以为这部电影在剧情上将基本脱离原作,但看后发现影片参考了不少动画剧场版的内容,很多画面更是直接原搬动画场景。再加上好莱坞特效方面的强大,在视觉效果上,无论是不是原著粉都能获得满足。所以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了故事环节。

  首先电影日语和英语夹杂非常别扭,虽然斯嘉丽·约翰逊已最大程度还原了草薙素子,但每次和北野武饰演荒卷大辅的对话,都让人感觉俩人在两部电影中。此外,九课的其他成员除巴特以外,剩下的毫无存在感,再加上塔奇科玛的缺失,可以说这完全变成了斯嘉丽·约翰逊的个人电影。

  这样处理倒也无可厚非,但电影一开始,一股熟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草薙素子换名为米拉,从其开始寻找记忆时,观众就意识到,这又将是一部英雄玩“Who am I”的套路作品。其实对于《攻壳机动队》来说,九课成员酣畅淋漓的抓捕罪犯,平时队员间插科打诨的吐槽,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虽然这部动画探讨的主题非常深刻,也通过剧场版和TV版聚拢了大量粉丝,对于大银幕的观众来说,《攻壳机动队》仍是小众作品,所以这部电影定下的基调反而会引发一些观众的反感。

  对于很多电影创作者来说,当下所处社会的大环境,多少也会反映到自己的创作中。就像香港电影在展现当下一些情绪时,越来越患得患失一样。美国近几年的英雄电影开始玩儿了命地打造“悲怆感、迟暮感”。但在诺兰的蝙蝠侠系列成功之后,越来越多效仿的英雄电影相继扑街后,居然还是没有让好莱坞一些创作者醒悟过来。

  DC两部重磅作品《蝙蝠侠大战超人》和《自杀小分队》成为了最为失败的两大案例。其原因就是太想借助暗黑风格展现出作品的深度内核,但最后往往适得其反最后票房惨败。前段时间好评如潮的《金刚狼3:最后一战》能成功的更大原因,其实是休·杰克曼本身与金刚狼这一角色的融合,通过长时间的人气积累,让观众与自己一起形成最后的宣泄。所以这并不具有普遍性,就像漫威总是想把蜘蛛侠往暗黑风格靠拢,但效果一直不够理想。

  说到底,类型片还是应该有类型片的基本要素,当下最火的《复仇者联盟》,说白了就是一众英雄酣畅淋漓的打斗。所以,好莱坞能不能别老让英雄们没完没了的迷茫、反思、落魄了。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北京娱乐信报版权所有  

(责编:小万)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