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新闻晨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评论:为新版《东方时空》“挑刺”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1月28日10:11  新闻晨报

  昨天是央视名牌栏目《东方时空》“大换血”后首度亮相,由于事先媒体就此事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因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度。但可能是期望值太高的缘故,昨天的改版似乎没有带给人们事先期盼中的新人新气象。

  主持人:发挥不稳欠火候

  新版《东方时空》中设有4位主持人,原先的主持人形象各自都赢得过不少好评,可昨天的直播中,他们的表现使其原本光彩的形象大打折扣。如果说张羽的数次“抢白”和“吃螺蛳”是紧张和经验不足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曾任《新闻30分》主播的康辉一改以往稳重端庄的主持风格,配合多样的手势和丰富的表情,将新闻娓娓“侃”来,就有点模仿前任的生硬。在《半边天》中伶牙俐齿的李晓萌似乎较难进入状态,在短短几分钟“东方资讯”中竟吃了至少两个“螺蛳”!相形之下,张泉灵的表现还算令人满意,但泛泛而谈的议论和频繁的肢体语言把新闻主播的风采削弱不少。

  有趣的是,手中拿笔是敬一丹主持时的风格化动作,可能前辈的影响过大,张羽和张泉灵“不约而同”地一人手中捏支笔,不断地挥舞。

  节目编排:拖沓冗长少重点

  这次《东方时空》改版,重点是落在了新闻上,但第一天的新闻却显拖沓重复而无重点,而且似乎有硬做新闻之嫌。

  有意作为“主打”的“棉花掺假”,在节目中播了三次;美国大选的新闻也没能如愿“滚动”起来;《时空资讯》在《传媒链接》前后都有,为什么忽前忽后,大家无法领略编导的高妙之处。

  “说新闻”,是这次改版的新鲜招数,但“说”得太多,有点像聊天,新闻反倒淹没在一大堆话当中了。而且即使是“说”,也说得不够精彩,大家都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主持人还说个没完。

  另外,《现场直击》并不是想像中的直播节目,《面对面》凭一天的内容还看不出新意,音乐电视虽然曾是《东方时空》的创新之处,但如今再播音乐电视,也就缺乏新意。

  小疏漏:字幕功能未用足

  新版《东方时空》在新闻性和实用性上有一定追求,但在这方面恰恰留下了一些疏漏。

  首先是《时空资讯》的信息似乎太少,仅仅局限在天气预报上。

  二是节目一开始,主播就把节目热线和电子邮箱告诉了观众,遗憾的是,这时屏幕上没能打出号码,一直到节目结束热线电话和电子邮址才姗姗来迟。

  播报“棉花掺假”事件时,屏幕上也没有出现打假热线的电话号码,白白损失了让更多观众参与、发挥电视媒体功能的机会。

  两个半小时的节目中,天气预报出现了四次。如果观众的确如水均益所说的在“流动”,那么各地天气情况用字幕打在屏幕一角岂不效果更好?

  介绍央视的其他节目,本身也有服务性,可惜《东方时空》里关于电视节目的宣传片,我们只看到《实话实说》一则,这些,在以后的节目中,解决起来并不难。

  《东方时空》能让全国观众瞩目,本身就是种荣誉,改版犹如新生,新生难免稚嫩,我们凭第一天的印象给它挑点刺,只是为了更多个早晨,它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清新。

  《东方时空》主编朱波释疑

  150分钟不会“水”

  改版后的《东方时空》由原来的40分钟延长到150分钟,这么长的时间对观众来说是不是很疲劳?会不会给人以“水”的感觉朱波说,他们选择早晨6时到8时30分的时段播出,是经过调查后决定的。

  根据早晨6时到8时30分时间段我国电视观众的生活状态和收视习惯,很少有人一大早起来就盯着电视看150分钟,他们采用的《早新闻》和《时空资讯》滚动直播的方式,就是考虑到了一些观众的特点。其实,改版后的《东方时空》新加了1小时,主要是增加了信息服务量,而原来的3个老专题节目不变。这样,既留住了老观众,也吸引了新观众。

  朱波说,新版《东方时空》的节目设计,是在考察国际上的大节目和观众对信息的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国际上看,早间节目注重传达信息量,晚间节目注重专题。这也是根据人们的收视习惯设计的。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早上则是人们接受信息的最好时机。

  -同行评说

  环节繁琐时间太长

  刘卫华:东视总编室

  新版《东方时空》感觉太繁琐,主持人的话题太绕,“请对面的××给播一播这条新闻”,其实你自己播不就行了,没必要在一个演播室设三个台子。几个主持人在一起点评,话不少,可没传递出什么信息。像这样的节目,简洁点更好。节目滚动有了,但环节太多,主持人表现还行,新的片头和标志不错,有象征意义。

  另外,两个半小时太长了,上班族哪有这么多时间看?

  形式改了理念没变

  李勇:《东视夜新闻》主持人

  《东方时空》是国内最好的,但这次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它所倡导的“人性化传播”曾在新闻理念上对全国同行冲击很大,但这次却只改了个形式,聊天谈话的新闻方式并不新鲜。

  生活类的资讯,以前央视不屑做,现在是它在补课,谈不上创新。《传媒链接》和主持人的谈话方式是矛盾的,《传媒链接》应该说得快,让大家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信息,但现在主持人快不起来。尽管如此,《东方时空》仍是国内电视节目中的佼佼者,希望它的改版对上海电视有些触动。

  勇气可嘉要求更高

  李培红:上视《上海早晨》主播

  新版《东方时空》对早新闻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媒链接》的信息量不多,倒不如就一、两个人说新闻的效果好。节目整体编排显得散乱拖沓,形式比较呆板。有些互动感强的特色栏目并没有及时反馈,削弱了现场感。《时空资讯》这类生活服务信息类板块做得还不够精致,节目面向全国,难以摆脱地区局限性,操作肯定有难度。

  但对节目编导能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创新的勇气我很钦佩,同时对我们的节目提出了挑战,为新闻节目开拓了新思路。

  强强联手未出强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闻主播:

  主持人阵容之强大令我们业内人士羡慕不已,但正因为每个人都太优秀了,彼此之间又缺乏合作,现场发挥没有默契,所以强强联手也未能产生同样强势的效果。由于它是面向全国的观众,如此广泛的受众面反而限制了它信息的选择面。不过它的栏目设计、节目的风格都非常不错,只可惜内容并没有预料中那样精彩。也许是早先太过于炒作,无形中为新版本定下了较高的标准。(本报记者詹皓 本报实习生董韵怡)





 相关链接
新《东方时空》今起滚动播出两个小时 (2000/11/27 17:15)
《东方时空》新主持人张泉灵不想作“女白岩松” (2000/11/27 13:12)
新版《东方时空》今开播 八大主持“实话实说” (2000/11/27 10:23)
特写:新《东方时空》九个栏目八只话筒 (2000/11/27 09:03)
四张新面孔沉着出镜 《东方时空》今日换脸 (2000/11/27 08:40)
《东方时空》明日改版 记者夜探彩排现场 (2000/11/26 06:39)
《东方时空》大手笔制作 《直通现场》强调现场纪实 (2000/11/26 17:53)
领军《东方时空》 白岩松慨叹“后继无人” (2000/11/26 11:04)
特写:三位《东方时空》新科主持人 (2000/11/24 13:56)
图文:新《东方时空》首张全家福 (2000/11/23 09:18)
专访制作人时间:新《东方时空》新在哪儿?(图) (2000/11/17 13:45)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2000年世界小姐选美
美国总统大选
新浪招聘网站
时尚精品图片库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个性化方案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网上学园提供学习电脑网络技术文章
全国男篮甲A联赛



新闻查询帮助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