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老电影何以受观众青睐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1月03日11:07 光明日报
电影频道刚开播的时候,因为在片源上存在着不少问题,所以播放老片子居多,被某些媒体定位为“黑白频道”。然而,截止到2000年9月的统计数字却让人对“黑白频道”刮目相看:全国可接收电影频道的人口已经达到6.65亿,占全国收视人口比例的64.4%,收视率位居中央电视台前茅。那些被称为“老掉牙”的影片的点播率远远超过新片,平均每部的收看人数超过千万。电影频道专门播放老片子的栏目《流金岁月》广告收入不菲,秋后分帐时,让制片厂的营销经理们又惊又喜。老片子何以受到青睐,从观众的热情洋溢的来信、来电以及电影频道的市场调查中可知一二。
寻找精神摇篮
北京观众王路英在来信中说:“我最爱看电影频道的《流金岁月》栏目,在那些老片子里我能找到儿时的影子,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北京观众张戚更是情真意切,他说:“五六十年代的很多影片对我们这一代影响非常大,反特片让我们体会到了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守家园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的影片又让我们感受到粉碎“四人帮”后人们反思过去、珍惜现在、构筑未来的种种心态。每一个和新中国一同成长起来的人都会对那些记载着历史、烙印着时代的影片怀有感情。”类似的来信太多,太多,对于许多观众而言,看电影已经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它能汹涌澎湃地激活无数的回忆和不能忘记的过去。电影记录了不同的时代,伴随着一代代人渡过了他们的青春岁月,又让一代代人在电影中不断重复着真实人生无法重复的青春。更有观众提到,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跟那些老电影密不可分。电影是他们精神的摇篮,电影教会他们什么是真诚和善良,什么是爱情和执著,什么是忠诚和奉献,还有荡气回肠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一直随着那些熟悉的电影旋律存在于他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生活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电影频道的市场调查显示,钟爱老电影的不仅仅是老观众,青少年观众也对不少老电影颇有兴趣。对于他们来说,老电影是陌生的、也是新奇好看的,它能拉近和父辈们的距离。一位天津的小学生这样说:“看《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我感到既新奇又过瘾,通过老电影我知道了不少历史,也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真情实感永不过时
老电影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精神价值上,还体现在艺术价值上。大连观众赵荣光说:“50年代的故事片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演员表演、音乐插曲、摄影构图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尤其是演员的真情表演让人早已忽略了技术的简陋、色彩的单一,比起那些矫情的新片,老电影更有魅力。”重庆观众李鹰说,“我喜欢老电影的原因在于它逼真,很少给人演戏的感觉。我们在很多老演员真诚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艺德和人品。”
一些专家分析说,思想性和艺术性是相辅相成的,很多老电影的思想意识对当代人仍有启示作用,像《一贯害人道》这样的老电影,揭露了邪教对人的坑害。还有专家认为,不少老电影不是急功近利,而是千锤百炼,可谓厚积薄发,正因为如此,它们才可能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才可以长演不衰,具有永恒的魅力。(章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