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不爱《花样年华》的四个理由(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1月03日12:12 新快报
图:一部《花样年华》让张曼玉再度走红。
“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如果有多一张电影票,你会不会再看一遍《花样年华》?爱一个人可能不需要任何理由,可不爱一个人就需要理由了。我不爱《花样年华》,因为——
一、香港?还是上海?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60年代的香港。但是,影片的第一句话是上海话,最先出场的是生活在香港的上海人,还有张曼玉的旗袍、发型、言语作派。张曼玉时不时推一推她被吹做得蓬松但一丝不苟的头发,更有一种使小性儿的上海女人的意思。我是不了解60年代的香港的,来自相关影视作品的画面也不是这样的。我不喜欢没有个性的香港以及生活在那里的没有个性的人。
二、哪儿来的阿炳?
陈先生的出现只是一个声音,周太太的存在是一个妖娆的背影,所有的时间空间好像都留给苏丽珍和周慕云,却又不知为什么要给梁朝伟安排那样一个外形丑陋的好友阿炳,难道只是为了让他告诉张曼玉,梁朝伟想吃黑芝麻糊了?
三、满脑子的旗袍
明明是情感电影,却一不留神变成了旗袍成衣秀(外加皮包和领带)。看完电影,满脑子都是张曼玉裹在旗袍里的婀娜多姿,让我(估计还有其他女人)又羡慕又嫉妒。
四、镜头的痕迹
多变的旗袍,一丝不苟的发型,纤柔的腰肢,粉色绣花鞋,浓烈的红风衣,袅袅的香烟,期待的眼神,街角昏黄灯光下的数次交臂,在吴哥窟游荡的空镜……不能不承认,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里,每一个镜头都是那么完美。可是我发现,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镜头的设计上。不露痕迹的设计叫完美,那泻露痕迹呢?
如果《花样年华》是一堆零件,王家卫是组装工程师,我(观众)是保管员,看的过程就是一个交接。可能,工程师很认真地作了组装然后交给我保管,可是我接收到的却还是一堆零件。这是我的悲哀还是王家卫的悲哀?
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有多一张电影票,你会不会再看一遍《花样年华》?(黄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