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透过贺岁片看中国电影本质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1月16日09:58 北京青年报
今年的贺岁片市场一点都不给中国电影留面子。最近,几乎所有媒体都报道了在北京贺岁片受到观众冷遇的消息。到目前为止,上市半个多月的5部贺岁片的票房只有400多万,这个数字还不到冯小刚3部贺岁片中最低一部票房的一半。外地的市场情况就更惨了,有消息说,在兰州,电影票已经降到两元钱一张,但仍然“没能勾起观众的‘电影瘾’,各大影院寂寞依旧”。
今年先后上映7部贺岁片,分别是《美丽的家》、《幸福时光》、《防守反击》、《大惊小怪》、《考试一家亲》、《飞天舞》和《特务迷城》。除了成龙的《特务迷城》尚未与观众见面之外,其他几部影片都已陆续在京上映。连续三年创造了贺岁片市场神话的冯小刚和葛优没有加入今年的角逐,张艺谋、安战军、梁天、梁冠华、赵本山、傅彪、宋丹丹、曾志伟、李湘等在观众中尚有人缘的明星,填补了冯小刚、葛优退出后留出的空间。然而,即便是大牌导演、美女选秀、笑星如云,统统没有用,人们就是不进电影院,又能奈我何?于是,人们又想到了冯小刚,对冯小刚表现出某种期待。事实上,冯小刚的确有办法调动观众,比起其他很多电影导演,他对观众的了解也更加切合实际。但我们必须看到,实际上,冯小刚的票房一直也是向下滑的,1998年《甲方乙方》的票房是1150万元,1999年《不见不散》的票房达到了1280万元,这是冯小刚的最高点,2000年的《没完没了》就降到了只有1000万元,而随后的《一声叹息》还在继续下降。胜败当然是兵家常事,我这里也没有以票房高低论英雄的意思,但这条曲线就不说明点什么吗?有人爱说大环境如何如何,这是不是和电影市场的大环境有点关系?
前几天晚报记者满岩采访姜文,他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好电影。电影人的素质有问题,电影人的观念远远落后于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这应该是很负责任的说法。但我们常常不能正视这个问题,反而沉浸在一种自我虚构的繁荣里,自欺欺人。说到观众不进电影院,不看国产片,大家常常也是怨天怨地,找出很多理由。譬如说,人们的文化消费活动越来越多元化,有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不是非看电影不可了;盗版VCD越来越猖獗,禁而不止了;票价太高了,老百姓承受不起了;外国进口大片抢了国产影片的饭碗了,种种理由不能说全没道理,但有些是禁不住仔细推敲的。其实,最根本的,还是没有把影片拍好,没有拍出好电影、让观众喜欢的电影来。什么样的电影是好电影?答案可能不会完全一样,但我想,无论如何,中国电影提高质量应该说是当务之急。再这样糊弄观众,观众真的不买你们的账了。
最近几天,报纸上批评这几部贺岁片的意见很多,所反映的其实还是观众对国产影片的拳拳之心。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到哪里去找这样耐心地等着你们进步的观众啊!解玺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