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历史和现在--评交响乐《沙家浜》复演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1月22日17:34 北京晚报
去听交响乐《沙家浜》好像必须要有两种思想准备,一是去听“艺术”,二是去“怀旧”。昨晚走在去中山公园音乐堂的甬道上听两位观众还议论呢:“这《沙家浜》,三四十岁以上的都爱听,怀旧。”
听来听去,倒觉得艺术和怀旧没有什么十分明显的界限。许多年轻的观众说《沙家浜》还真是好听,鼓掌叫返场的倒是他们多一些。
音乐会上,歌剧《白毛女》也好、舞剧《红色娘子军》也好,交响乐《沙家浜》也好,最具当时时代特色的是音乐的形象性,它描写功能应当说是天下第一的,比如说它的大情一定是壮丽无比的抒情,它的大恨一定是乒乓五四的管乐、弦乐加打击乐的狂泻,之后再来一段舒展悠扬的笛子,告诉人们那个时代不能想说爱就说爱的暧昧。
四十岁以上的听众其实是幸福的。他们有这样的可以真的用来“怀旧”的曲子来回味。
三十岁以下的人将来也得有需要“怀旧”的时代,他们用什么来回味也许根本不用现在来操心。因为他们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昨晚看《沙家浜》,给人的一种感觉,艺术是需要精雕细磨的,堪称艺术精品的《沙家浜》凝聚着几代京剧人的心血。“文革”中《沙》剧曾被人“贪天功为己有”,这并不影响《沙》剧在京剧艺术史上的地位;而现在的时代有这样的可贵之处:我们有了难得的文艺题材的宽泛性和多样性的创作自由。这些缺的是精雕细磨的心劲儿。(本报记者白宙伟/刘平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