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哈尔滨日报 > 正文



注册50M免费邮箱
手机短信传情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8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评论:在中西文化间踩钢丝的两部华语电影(图)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3月02日16:18  哈尔滨日报

  追溯文明源头,从最简单的符号中自可以洞见文化差异。中国的太极图浑然一体,象征着和谐、平衡,而十字架直观的结构,则隐喻着天人的对立。出发点的不同,形成了各富特色的文化。

  几年前上映的《廊桥遗梦》曾让中美观众为之感动。仔细分析,同是流泪,却有着文化背景上的微妙差异。老美们感动,是在“解放”得轰轰烈烈后,渴望某种更为纯朴的真情;对依然在传统藩篱中彷徨的中国的观众来说,多半是浪漫的婚外之恋让人怦然心动。在彼,是反思和回归,在此,率性尽情还显得奢侈。文化问题其实相当复杂,就西方电影来说,许多欧洲导演的审美情趣就与美国人有明显分歧。但在大多数观众的心目中,好莱坞的大片几乎就成了西方电影的代名词。事实上,美国电影的成功与电影的娱乐功能密不可分。如特立独行的英雄、风情万种的美女、大团圆的结局。在人物形象上,正与反的强烈对立,都很易于将追求心理宣泄的观众锁定在特定的空间。这种影片其实也颇合中国观众胃口。千百年来,国人所渴求的就是正义战胜邪恶,大团圆梦境更能将一颗痛楚的心灵抚平。与此同时,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对观众的心理产生相应作用。中国观众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影响,又常常会对正面的角色产生“超人”般的道德期许。在国产影片中,同样是英雄美女,英雄在人格上就多半是道德楷模。近日,由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在市内公映,这部片子获得了10项奥斯卡奖提名。通过这部片子,可以看出李安在中西文化间所踩的钢丝。影片中所流露出的性爱是双重的,李慕白和他的师妹真心相爱,但他们又在不断进行自我约束,直到李慕白中毒身死。在外国人看来,这就是典型的东方情结。而身为贵族小姐的玉娇龙割舍不下与沙漠强人罗小虎的爱情,她对于禁忌的突破,她半分天使半分魔的放任性情,又何以不让老外们正中下怀。从影片的整体结构看,小虎的出现只是近乎符号般的阐释,其艺术处理的粗糙当是李安的败笔。

  传统的伦理精神会不自觉渗透、内化于观众的心理结构中。西方人崇尚自我,国人相对折衷。以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为发端,西方的艺术作品并不回避人的欲望和本能。同样是表现男欢女爱,中国影片会考虑大众欣赏习惯,进行较为含蓄的处理。而西方开放的观众会很自然认同“花心”英雄,女星们更是被装扮得艳光四溢。反之,中国观众认同的多是合乎规范的贤惠淑女。受“文以载道”观念影响,中国观众在心理上还有着“教化需求”,由于情感相对克制,中国观众会津津有味地观看悲欢离合的故事,但又排斥类似于同样来自于西方的纯粹悲剧。

  电影的商业属性,要求影片的打造必须考虑大多数观众的心理需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电影的表达方式将受到制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希望文化间的交融,让观众看到更有趣的电影。(阿东)

   “乌龙”与“旗袍”

  广东出版的《新周刊》杂志在其“2000大盘点”专号的“‘文化与时尚’年度备忘”中将《卧虎藏龙》和《花样年华》形象地概括为“乌龙”与“旗袍”。

  《新周刊》称,人们对李安导演的惯性期待,被《卧虎藏龙》毁了。该片的音乐元素掺杂了非洲鼓、京戏锣、新疆乐器和新疆民歌,还有“世界音乐”等等;角色的设计糅合了西部片、武打片、言情片等多种类型片的角色原型,这一切没有带来叫好声,反而显得匠气十足,使之更像一碗“世界文化”的夹生饭、一个“文化怪胎”。感到上了当的观众愤怒地指责:李安不是在给我们拍《卧虎藏龙》,而是在给西方、给奥斯卡拍《卧虎藏龙》。

  对于《花样年华》,《新周刊》是这样评价的:王家卫本来就是以艺术电影的拍法取得商业成功的一朵香港奇葩。看过王家卫之前的片子就不得不承认《花》片是形式远远大于内容的,王大导也很有点才思枯竭的嫌疑。事实就此成为:将艺术电影缩减为形式化的王大导,遇上了充满媚雅冲动的饥渴人群。于是王导携爱将梁朝伟张曼玉出席的首映礼成了各大城市的热门话题,大伙普遍记住和敢于高谈阔论的就是张曼玉在片里换来换去花色无穷的旗袍。

  王大导,遇上了充满媚?谁在看《花样年华》?

  1.小知识分子:别看王家卫在平民百姓中的知名度不高,在小知识分子当中却有众多的拥趸。王家卫电影中弥漫的某种都市情调令他们如痴如醉,可惜过去只能凑乎着看看VCD,这回有胶片电影进来,怎能不令他们欢欣鼓舞。

  2.追星族:不少人是冲着梁朝伟、张曼玉去的,当然这部分人中也会有不少看完后会大呼上当。启用偶像明星是王家卫电影惯用的技法,既保全了“艺术电影”的招牌,又能在商业上获得保障。

  3.少妇:片中张曼玉的经历或许会在这一辈人中产生一点共鸣,还有,也有人是想看看张曼玉身上穿的花衣裳。

  4.上海人:王家卫是香港的上海老乡,影片描写的也是一群迁居香港的上海人,另外,片中大量的上海话对白也让上海的观众备感亲切。

  5.裁缝:《花样年华》同时带热了服装业,旗袍成为2001年的流行时尚已成定局,而且逛服装店的女士们非张曼玉穿的那种式样不买。看着到手的好生意,裁缝们花30块钱上趟电影院也值。

  美国餐馆做出的中餐

  媒体真是个奇妙的东西,通过它的炒作,能化腐朽为神奇,亦可化神奇为腐朽,它甚至可以左右大众的喜怒哀乐,心情好恶。这不,前些日子一顿爆炒之后,却让费尽气力的盗版商们连呼上当的《卧虎藏龙》(本以为大发一笔的盗版商们未料想《卧》片盗版碟无人看好)因为获得奥斯卡奖10项提名,而再度成为媒体烹制的热点,使得这壶热来热去却像怎么也烧不开的温吞水又有一丝热气。国人也随之惊醒,这么好的电影我咋就没看呢?抑或这么好的电影我咋就没看懂呢?于是开始反省自己怀疑的眼光,于是竭力从模糊的记忆中搜寻前些日子无聊之时勉强看完的画面场景。

  然而,即便怀着崇敬的心情重新审美这部蒙上奥斯卡光晕的影片,亦难燃起爱的火花。在国人眼中,因为与生俱来的文化基础和感情因素在先,纵使李安这位有着深厚的西方文化底蕴的大导演再能舞刀弄枪,那也不过是毛毛雨,小儿科。熟谙此道的列位看官见得实在是太多了。人们更愿意看徐克大侠华山论剑指点江山。

  有人说,《卧》片犹如美国餐馆里做出的一道中餐,只要它叫宫煲鸡丁或者北京烤鸭就足矣,味道是否正宗倒在其次。西方人好奇的是东方文化的古老神秘。在他们眼里,越是从未见过的,越是差异悬殊的,就越是产生兴趣,吊足胃口。而对从小习惯这一口的国人来说,倒不如在家吃碗炸酱面来得痛快淋漓。其实,东西文化的差别,并非像炸酱面和汉堡包那样简单,其内里包含的味道火候绝非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清。所以当年《红高粱》荣获西柏林“金熊奖”后,国人被这部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影片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现在看来,那是一座桥梁,是张艺谋搭起的一座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而今李安又搭起了一座更加光辉灿烂的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我们能否这样认为,《卧》片或许不是一部上好的电影作品,但它绝对是一座上好的桥梁。从这一点上,我们的确应当感谢李安,让西方人了解中国古老灿烂的文化。叶笛

  东方式的廊桥遗梦

  出了影院,走在华灯初上的街市中,眼前还晃动着周先生与陈太太初约后返家,行走在街路上的倩影。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让张曼玉、梁朝伟演绎了一出东方式的廊桥遗梦。同样表现的是婚外情,好莱坞的廊桥之恋,上演的是赤裸裸的情欲。王家卫镜下的《花样年华》却洋溢的是含蓄阴柔之美。其实何止是与西方式的比呀!即使与时下中国表现男女情恋的影视片比,《花样年华》也该让如今的“赤裸裸”们羞得脸红了。曾几何时,中国人在男女问题上的含蓄消逝了……

  《花样年华》中的周先生和陈太太,是60年代香港市井中的小市民。他们的生活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但《花》片却从中挖掘出了美。这挖掘的诀窍就在于紧紧把握住了中国人含蓄的男女情感表现方式。周先生和陈太太都成了被另一半抛弃的孤男寡女,当他俩从对方相同的领带、背包知道各自的那一半勾搭到一起后,虽双方相依相恋,但并没有赤裸裸地表现出来。甚至他们各自的另一半--陈先生和周太太的模样都没露,只有声音和背影,这些都使影片看来圣洁而含蓄。(隋锡君)





 相关链接
评论:港产喜剧电影的七种武器 (2001/02/24 16:05)
评论:寂寥的柏林与漫舞的电影 (2001/02/12 13:29)
评论:《花样年华》与其它“柔美”电影的比照 (2001/01/08 12:18)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三八节特别专题:做一个味道十足的女人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打卡聊天每天得文曲星、MP3、手机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新闻查询帮助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