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感谢今天科技的突飞猛进,无数的新科技话题给予了电影很大发挥想象的空间,比如正在北京地区热映的美国影片《第六日》就是讲克隆人的电影。当然,别误会,这并不是一部科教片。
虽然阿诺的演技没有什么突破,但影片本身的命题却实在令人玩味不已。之前《黑客帝国》的电脑程序已经为我们演绎了一出“庄生梦蝶”的当代美国版故事,而今《第六日》又开始探讨起关于“克隆”技术作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纲常来,较之“梦蝶”是进一步的升华,虽然也用动作片的形式包装了一下,但克隆技术直面观众的现实是无人能回避的。
守旧的主人公亚当,为了拯救家人与代表恶势力克隆人类的德拉克一方搏斗。不可否认亚当的观念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克隆这种遗传技术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是反感的,和他片头不接受克隆狗一样,许多观众一定也不会接受身边这些“来历不明”、充满可疑的生物,但如果这一切发生在二三十年后,影片中的那天,如果你是亚当,你会怎么做?影片的结尾寓意深刻,亚当的克隆人和亚当并肩作战,而最后亚当带给女儿的礼物竟是一只克隆的小猫,这暧昧的结尾无疑表示对克隆技术使用的承认,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在一役后的消失,体现出科技的力量终究要改变一切的趋势,哪怕有什么“第六日法案”一样不顶用。克隆技术在未来的通行是无法逆转的,而又有谁来保证克隆技术不被滥用?看来在今后,“我是谁”、“谁是我” 这样哲学化的命题会被常常提起,而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某个时期,可能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动摇。难怪施瓦辛格对这样的科幻电影讲出了“我们的电影和现实竟然如此之近”的话来。
一直认为好莱坞编导迅速跟上的能力很强,但凡有个新发明或新思维,哪怕还不是技术只是个想法,他们都能往电影上拽,如果说《黑客帝国》的奇思妙想还是偶一为之。那《第六日》的思考却是大势所趋了。可一切说归说,也并不排除“我们一思考,导演就发笑”的可能性,兴许人家好莱坞的最初目的就是要将克隆技术娱乐一把呢!吴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