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很恐惧……别怕,只要听话就没事。(漫画/老杜)
随着某电台“全面禁播”田震的歌曲,所谓的“田震南京扔话筒”事件愈演愈烈,歌手与媒体、电台与报纸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口诛笔伐,各路人马纷纷发表内幕消息,吹凉风者有之,拉偏架者有之,起哄者有之,看热闹者有之,把一件本来很清晰的事情弄得很不清晰,把即将揭开的冰山一角又遮了个严实,而“扔话筒”本身的意义似乎也要被全面曲解。在种种声音中,惟独没有听到歌迷的声音,难道说,流行音乐已经不是歌迷的天下了吗?又或者流行音乐从来都不是歌迷的天下?
田震冲谁“扔话筒”
一位与“扔话筒”事件关系微妙的男歌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田震这样做不值得。这句话相信说出了很多音乐圈内人的心声。田震在舞台上冲冠一怒,虽然很有些解气,却得罪了许多不该得罪的人,也违反了看不见摸不着但主宰着歌手命运的“行规”,如果要对田震治罪的话,只需要搬出最“古老”的戒律来,似乎就可以让田震低头:你对不起现场的万余名歌迷。歌迷何其大也,歌迷是歌手的衣食父母,你可以做任何事但就是不能对不起歌迷,然而,田震扔话筒真的是冲着歌迷去的吗?
田震是流行歌坛的大姐大,这一点不会有人否认。田震有今天的地位,虽然有媒体辛勤追捧的功劳,但更多依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和认真劲,是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当田震在台上拂袖而去的时候,她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举动将对自己的歌坛地位带来不良后果?我相信她是考虑过的。一个人在考虑之后做出了某件“出格”的事,当然就不是简单的情绪爆发,而是要表达一种严重的观点,那就是,她认为颁奖结果有失公正。实际上,田震并不缺少一两个这样的奖项,只要她俯就某些人,早晚可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就是说,她是能够得到补偿的。值得庆幸的是,田震是个耿介的人,她明白得失之要害,却还是挺身而出,对万千歌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于是善良而外行的歌迷们才了解到,原来在热热闹闹的评奖之后,其实是有许多故事的,在看似繁荣实则萧条的流行歌坛上,也埋着大大小小的地雷,田震扔下象征着她歌唱生命的话筒,逼得人们不能不去思考关于流行歌坛的问题,这个“坛子”健康吗?如果它病了,那么它的病根又在哪里?
田震肯定会为“扔话筒”付出代价,这一点已经得到证明:她被禁播了。但是,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当大多数歌手敢怒不敢言,或者压根儿就丧失了愤怒能力的时候,田震的存在对圈外人是个极大的安慰,她的举动不仅向人们诉说了真相,更表明歌坛还有良知的存在,她因为自己的勇气而赢得了尊敬。在我看来,田震无须向南京的歌迷道歉,因为她做了应该做的事。
谁在“主宰”流行歌坛
流行歌坛并不繁荣,但幕后故事却可以写出许多本书来,尤其是围绕着近些年来茁壮成长的排行榜,更是上演了大量的悲喜剧,歌手与歌手的较量、歌手与排行榜的矛盾、排行榜之间的争斗,演绎着流行歌坛的“一千零一夜”。排行榜在为听众提供大量歌曲、“捧”出无数新人的同时,也制造了不少丑闻,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大概要数花钱打榜。一个歌手推出单曲或者专辑,到电台打榜是必经之路,其必要性与新娘子要被闹洞房有得一比。新娘子如果不让闹洞房,她就永远无法抵达她的婚床,而歌手如果不为排行榜付出某种代价,她或他的成名梦也难以实现,而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就是电台主持人(俗称DJ)。由于排行榜的投票统计很难透明化,因而对排行榜的监督也非常困难,所以,许多排行榜表面上是由听众投票来决定名次的,但实际上往往是由DJ说了算。而当不受控制的权利与市场“结合”的时候,歌坛的腐败也就滋生了。夸张一点说,当排行榜以变形的方式出现在中国歌坛的时候,DJ已经不是一个光彩的职业了。
与DJ一同操纵歌坛风云的,还有一些报刊的部分娱记。由于同样握有所谓的“话语权”,娱记们也经常根据个人好恶或者利益关系,对歌手给予或捧或灭的不同待遇。排行榜这种操作不科学、结果未必公正的怪胎之所以能够大行于市,与娱记们的通力合作不无关系。在田震扔话筒事件中,某些报纸就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从中能看出部分娱记不体面的表情。DJ与娱记巧妙配合,操纵着排行榜的风向,从而成为流行歌坛的主宰力量,听众投票则往往沦为他们手中的棋子,至于看上去风光无限的歌手,则不得不致力于搞好与媒体的关系。一位在国内歌坛相当活跃的女歌手就曾经眼泪汪汪地对笔者诉苦:你说我们这些唱歌的,我们敢得罪谁呀?谁都是爷!动不动就会惹了谁,你看我这谁也没惹,还整版地灭我们这些人呢。从这位女歌手的话里,不难看出歌坛的流弊,也不难看出歌手们是怎样的习惯于忍气吞声。在一片忍耐、沉默和默契的空气中,田震的举动显得那样扎眼,但又是那样可贵。
这些年来,流行歌坛一直不景气,与DJ和娱记们的“杀鸡取卵”有没有关系呢?我看是有的。排行榜必须开始整顿,歌坛的腐败必须受到遏制,否则,被媒体捧得高高在上的歌迷们将很难获得满意的歌唱。
游戏规则何时确立
当一场纠纷发生的时候,我们最先追问的就是谁对谁错,而这个对错的判断是必须依赖游戏规则的。田震扔下话筒之后,有些报纸充当了利益的传声筒,片面指责田震对听众不负责任,却压根儿不问田震扔话筒的动机和意义,这就是缺乏判断标准的表现。在他们看来,无论歌手受到了怎样不公正的待遇,都只能“为听众负责”,至于种种奖项的组织者和评比者,除了收门票、拉赞助之外,是无须为听众负责的。
游戏规则的缺席,使得流行歌坛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畸变。那位认为田震扔话筒“不值得”的男歌手,他的观点颇为引人思量,他说,“其实音乐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人家觉得你好你就好。”音乐固然没有公平可言,难道以听众投票多少为标准的评奖也没有公平可言吗?如果的确没有公平的话,那么,搞这样的评奖又为的什么目的呢?是门票,还是赞助?至于他提到的“人家”,指的当然不是广大听众,毫无疑问是那些有权利操纵评奖结果的人。对于抱有这种观点的人来说,“扔话筒”当然是不识时务,当然不值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相信,抱有这种观点的歌手不是少数。
眼下的几家流行歌曲排行榜据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谁不参加颁奖晚会,谁的获奖资格就被自动取消。不知道这个“行规”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只能推测它的目的是确保晚会的吸引力,以保证能拉到足够的赞助。事实上,中国流行歌曲榜的组织者也解释说,他们和赞助商有约在先,如果获奖歌手不能到场,组织者将被罚款。这就意味着,赞助商的权利是凌驾于听众意志之上的,为了满足赞助商的要求,听众投票结果是可以被修正的,对此略加推想,如果赞助商青睐某个歌手,是不是就意味着该歌手可以近水楼台呢?评奖尚且如此,不知道全中国各地的排行榜又是依据什么“行规”进行操作的。缺乏合理的游戏规则,商业利益对音乐理想的侵蚀,由此可见一斑。
排行榜既不规范,却又没有机构对此加以监督和监管,更加助长了歪风邪气。田震一怒扔话筒之后,相关主管部门迟迟没有做出应有的反应,令我们这些旁观者颇为不解,而在此时,某电台开始“禁播”田震的歌曲,就更让天下人觉得匪夷所思。“禁播”、封杀等措施是一种严厉的处罚,必须在辨明是非之后,再由主管单位做出决定,而田震扔话筒的是非判断还没有完成,按照报纸的说法,权威机构也还在调查之中,某电台怎么就可以做出“禁播”决定呢?难道田震的歌曲因为“扔话筒”就变得于听众有害了吗?如果报纸因为自家利益动辄“封杀”,电台因为自家利害动辄“禁播”,那么,我们社会的文化秩序岂不是被糟蹋得一干二净?媒体又怎么能够取信于公众?这同样是缺乏游戏规则的表现。
田震事件还没有最后的结论,但其中的是非对错并不难判断。随着这一事件的进展,相信流行歌坛的许多问题开始显露出来,而这,正是重新洗牌的绝好机遇。(文/老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