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把《紫日》和《不见不散》拉到一起,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同时看了两部片子,觉得看《紫日》时绷得太紧的神经被葛优的笑料放松了,而当我们体会《不见不散》中生活的美妙时,《紫日》又提醒我们不能忘了人类在某个时候还会面临死亡和战争,正是因为这样的交错,突然间似有所悟,生活原本就是这个样子,有欢笑有泪水,有幸福也有灾祸,而电影的魅力也正在这里,向我们展示不同的梦境。
两冯出场
冯小宁和冯小刚,都是中国叫得响的导演,一个非大题材大场面不取,一个专爱小人物小乐子;一个严肃认真,脸板得平,话说得义正词严,把电影当作追求,一个插科打诨,一脸坏笑,敢搅金鹰节的场子,拍电影跟玩似的。这一日,两冯相遇,锋芒交涉间,打出两张牌,《紫日》和《不见不散》,两种风格,两类作品,有好戏看了……
势力分析
《紫日》乃冯小宁2001年力作,出场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也,日本教科书事件刚刚落幕,《紫日》是余热未散之际时一剂散热解毒良药;地利也,国人对抗日战争的血泪铭刻于心,此类题材必定叫好又叫座;人和也,举国上下,为纪念建党80周年集思广益,《紫日》是顺乎民心之作。冯小宁在中国导演中以擅长拍战争题材闻名,《红河谷》、《黄河绝恋》令冯小宁声名鹊起,本人曾“口出狂言”,“给我一个亿,我也能拍出《泰坦尼克号》。”
在网站上搜索电影《不见不散》,竟然是无所获,但是冠以“不见不散”名头的各类站点竟达四百多个,足见该片当年的风光。导演冯小刚因《一声叹息》未能参评金鹰奖问罪各大评委一事,被好事者认为是负气之举,比如喝酒想要搁下杯子,拉下脸子,还得看看和谁喝酒。
剧情对比
《紫日》颇有好莱坞之气象,大场面:上有飞机,下有坦克,景是林海秋色,戏是人性人情;大制作:500万的投入在中国算数得着的;小切口,别管是天大的事,
也别管多么错综复杂的事,管中窥豹足以。一个从日寇屠杀中侥幸逃生的中国农民,一个饱经战争创伤的苏联女兵,一个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少女,共同演绎一场动人心魄的丛林求生记。电影选取了小角度,却探讨了战争与和平的大道理。
《不见不散》外国人准保看不太懂,京味、京话、京油子,虽然故事发生在美国,可还是地道的“京戏”。从场景、道具来看,投入属于中下。叙事角度和叙事方式无甚特色,简言之,平铺直叙。故事是《北京人在纽约》的套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择日共叙寂寞意,几杯小酒姻缘牵。
观后感
冯小宁擅长在宏大背景的衬托下,不紧不慢地讲他的故事,一片大林子,人被丢进去,如尘埃一般,可是却有了一个让人回味战争是怎么回事,战争带给人类什么,人在战争中扮演什么角色的“世外桃源”。这样的技巧,给人一种戏剧的感觉,人不过是幕布前的戏偶,但却是戏里的主角。
看冯小宁的电影,让我想起一个学英语的例子,英语中有几个单词hero(英雄)、pota?to(土豆)、tomato(西红柿),结尾字母是O在变复数时要加es,学生老是记不住,于是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样记“黑人英雄爱吃土豆西红柿”,学生果然记住了。冯小宁就好比那个英语老师,怕学生考不好试,想出一个一个记忆方法,比如为了表现影片主题,一遍一遍地让三个主角对着太阳说“紫日”,比如为了表现军国主义的失败,结尾一队或伤或残的日本兵迎着夕阳扔掉手中枪,又比如为了表现某一种原始的纯真,“裸戏”屡试不爽。冯小宁总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可是这种“灌输式”的方法用多了不仅噎人,而且会消化不良。
《不见不散》是冯小刚的代表作,也正代表了冯小刚的风格:两三个普通人,不咸不淡的玩笑,有点意思的剧情。冯小刚很“小气”,小题材、小制作。可是冯小刚把这个“小”玩转了。人说小而精就是这个理。小题材蕴涵着大意义,平平淡淡中包含着真哲理。
令人惋惜的是,冯小刚也是一个以重复自己为乐的导演,他虽然没有冯小宁的“系列”,但是却并不能掩盖自己的抄袭,于是后来的《没完没了》、《一声叹息》有了尴尬的遭遇,从这一点看来,冯小刚被金鹰节拒绝,我是能想得通的。实习记者苏蕾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