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正文
中流击水--看影片《毛泽东在一九二五》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6月29日14:38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电影《毛泽东在一九二五》揭示了一段为许多人所忽略的历史。影片通过讲述毛泽东1925年回家乡韶山开办农民夜校,建立党的农村基础组织,发动农民运动,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故事,艺术地再现了当年发生在南方红土地上的生动历史画卷,塑造了一个心忧天下、幽默机智的青年毛泽东形象,还有以韶山“五杰”为代表的鲜活的农民群像。

  该片的开头,可谓新颖别致又入情入理。病中的毛泽东跳入冰冷的湘江游泳的场面,
这也给影片奠定了一个自然朴实但又小中见大的叙事基调,并使影片中的人物形象自然、扎实和亲切。同样,杨开慧的书生气和比较外露的个性,钟志申的急躁和好饮,毛泽民的较真和执拗,毛福轩的沉稳,这些人物各具个性特色,显得真实。

  这部影片,不再过于着眼阶级斗争,而是将笔触落到用先进的文化与思想去唤醒封闭、愚昧的韶山农民,用办“农民夜校”来启迪民智,进行文化启蒙。全剧为此设置一些互为因果的重要情节,如办农民夜校,妇女进祠堂,赴“鸿门宴”,农民反抗劣绅平粜开仓放粮的觉醒壮举。而将农民暴动打团防局的场面,不实写,放在了后景,化为意念中的画面,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以青年毛泽东一首《沁园春·长沙》吟颂歌唱于火红的岁月时空,令人荡气回肠,既成为毛泽东一九二五的内心独白,又为从“今日无诗”到“诗言大志”,遥相呼应。

  影片在观赏性上作了一些努力,如民俗、民风的奇观化展示:“祭火”、“送葬”、“吃春饭”、“游垅”、“耍龙祈雨”以及独有的“韶乐”、花鼓调民歌、长沙方言的铺张渲染,它们满足了当代观众对于地域性文化观赏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并未将影片完全作为“历史教科书”来写作,而是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适度虚构的关系,在历史话语中,以一种充满感性的力度去完成对于历史主体的呼唤。青年毛泽东开篇的唱山歌、舞龙,毛泽东“入乡随俗”勾掉债款烧借条,与六哥的“阴间讨债”形成鲜明的内在冲突;兄弟间产生争执,毛泽民顺便将毛泽东的洗脚水倒入自己的洗脚盆端走……这些细节都让人过目难忘。

  《毛泽东在一九二五》整部影片始终保持了一种以火焰的红色为基调的热烈的快节奏。这不仅表现在采用红色为画面的具体色调,更以毛泽东与韶山“五杰”的内在性格与精神气质,敌我双方戏剧冲突的激烈程度,影片的时代氛围等,来体现那个火红的革命年代。

  在影片《毛泽东在一九二五》中,透过伟人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可以引发我们对于人生的感喟与体悟,在一种审美情感的体验中,观众感到了一种满足,影片不失为顺应时代要求的精品佳作。(马戈)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发表评论| 影行天下 | 关闭本页




新浪推荐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最新推出足球经理游戏--风云总教头之甲A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罗大佑周星驰周润发…明星星座大揭秘!
高考冲刺必读--北京一、二、三模试题大全
中国青年队征战世青赛
订阅手机短信 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最新行情
谁是最美的新娘:网友婚纱靓照大比拼!

新闻搜索


分 类 广 告
  • 纵横财经 扬帆商海
  • 韩国魅力4日游
  • 一卡通领导新生活
  • 万水千山 相和随平
  • 冰红茶征招分销商
  • 夏普复印机认定店
       北京站  广东站
       山东站  上海站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0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