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陈凯歌 除了同为文化名人之外,陈凯歌与巴金本无可比性,然而一册新近上市的《少年凯歌》却让人不由得一边读一边想起巴金老人和他那忏悔风格的《随想录》。
忏悔,是很多西方人毕生例行的功课,同时也有不少文化学者指称中国人缺乏忏悔精 神与忏悔意识。所以,那么长时间,那么大范围的一场浩劫过后,巴金老人的忏悔居然如凤毛麟角一般稀罕。更多的、更应该忏悔的人为什么躲在新时代的狂飙背后噤若寒蝉?于是很多人对巴金先生的忏悔致以敬意,这无疑是一个向着善良勇敢前进的好兆头。所以,当陈凯歌加入这个行列中来的时候,我们同样应该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过平心而论,一样是忏悔,巴金和陈凯歌的难度是不同的。也许有人认为,以巴金文坛泰斗之尊,躬身忏悔实在不易。殊不知越是名高誉隆者,其真诚的忏悔越能打动人心。更何况巴金老人的忏悔是在其耄耋之年,人生世态皆已洞明,人老心静一切皆无所谓了,忏悔起来了无牵挂。而陈凯歌则大不相同,这本《少年凯歌》写于他36岁的盛年,正是他向着事业高峰攀登的紧要关头。此刻对自己进行无情的心灵剖析直至滴泪更滴血的忏悔,会给自己的未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对很多过分爱惜自己羽毛的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与艰难的选择。然而,陈凯歌面对昨天,毅然跪下去忏悔了。这不仅是他人生灵光的一次释放,同样也将他的艺术创作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看了这本“残酷青春物语”式的小册子,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此书完成之后不久,陈凯歌就拍出了《霸王别姬》这样高峰式的作品。
除了用笔醮着自己的血进行忏悔的勇气之外,陈凯歌忏悔的质量同样惊心动魄。在这本薄薄的《少年凯歌》里,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是实实在在当得起“深刻”二字的,而其文字感觉之好即使在职业作家中也是百里挑一的高手。如果陈凯歌的每一部书都能写成这种水平,将来拍不动电影了,他还可以越位到文坛,踏踏实实写几本《青年凯歌》、《中年凯歌》之类的回忆录。
《少年凯歌》的出版商没有把这本字字看来都是血的作品归入名人出书的行列,也没有进行娱乐化的宣传,因而论发行量恐怕远远难以望时下已甩出一本本自传的名人的项背。但在阅读天平的两端,少年凯歌的血泪青春之重却同样是那一本又一本鸡毛蒜皮式人生琐忆不能相比的。渔家傲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