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华商报:电影节变成第六代导演的花园(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04:35 华商网-华商报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第六代的镜头长驱直入,直攻“生存”、“人生”两座壁垒,探索人心的秘密,因为另类,他们一直在为自己的电影寻找梦想的温床,这也成为他们和第五代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样一群执著追索生存本质的第六代,他们的“浮出”却经历了一条奇特的道路——— 上个世纪末,中国有大量的新电影导演涌现。这些被称为第六代的导演,有着不一致的思想渊源,作品内容形式也千差万别,但他们拍摄的影片大多成本低,直视社会底层或边缘人物,且频频在国外获奖,但总不能在国内正式上映,以至成为中国电影一大怪现象,被媒体和业内人士频频拿出来“说事”。 偷香 由于独立制片方式下的电影作品难以被国内的电视审查体制所容纳,拷贝卖不出去,影院上映不了,成本收不回来,所以第六代导演以张元为“先锋”,悄悄跑到了国际电影节上去吸引更多的注意。而这些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仍是张元,他的《妈妈》未经官方许可便私自参赛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并获得评委会奖和公众大奖,从此开始了在二十几个国际电影节上的漫游。此后,他的《北京杂种》、《儿子》甚至纪录片《广场》都走上了这条路,其中《儿子》获得了荷兰鹿特丹电影节的金虎奖,《东宫西宫》获得了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奖,直到《过年回家》在威尼斯获奖,仍然是墙外开花墙内香。其他的像何建军的《悬恋》1994年获荷兰鹿特丹电影节影评人奖,章明的《巫山云雨》获首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奖,加拿大国际电影节“龙虎奖”,第14届都灵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第六代的电影选题和筹资问题,他们要么是借助了国外基金会的帮助,作品无法在国内“上市”,要么是铤而走险,作品未经审查就直接送国外参赛,逃脱不了电影局的处罚,所以,国内的观众只知道人家获奖了,就是看不着片子,据说,想在国内看只有两条路,一是盗版,二是去外国使领馆观看。而在主流与非主流电影路上都走得很好的人惟有一位———路学长,他是第六代导演中,第一个将作品在内地公映并且取得很好票房成绩的导演,他的《长大成人》是1998年中国十大卖座片之一,该片曾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及荷兰鹿特丹电影节上获奖。 沃土 1999年,是第六代喜获丰收的年份。“中戏三剑客”张扬、金琛、施润玖在这一年突然浮出了水面,金琛导演的《网络时代的爱情》获得华表奖;施润玖导演的《美丽新世界》被理论界称为“新都市电影”的扛鼎之作,张扬的影片《洗澡》更有惊人之举,一部仅投资300万元的影片却在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和西班牙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分别获得“评委会大奖”和“最佳导演奖”。北影厂年轻导演霍建起的一部《那山那人那狗》竟然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公众奖”以及国内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大奖。第六代第一次集体走上历史舞台。 那么,第六代的作品是如何找到培育他们的沃土的呢? 首先,国内方面,中国电影的两大重镇北影集团和上影集团采取了近乎希望工程的举动,给年轻导演拍片的机会。比如上影集团响应青年电影人提出的“新主流电影”的倡议,专门成立了“青年电影工作室”。北影集团则启动了“北影青年工程”,曾将7部影片的摄制交给了7位年轻导演,总投资为1500万元人民币。其中就有路学长的《光天化日》,王小帅的《梦幻田园》,管虎的《古城童话》,阿年的《呼我》等。而对于这批第六代来说,这次拍片机会是异常重要的。路学长说:“210万虽然不多,但是来之不易。从1995年到1997年,3年间就一部《长大成人》。做导演老不拍片一切都无从谈起。” 国外方面,对第六代导演起了关键作用的有以下一些机构或个人。 电影节,首推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它从“禁片”成规模以前就开始关注中国电影,推出一些有特色的东西是它既定的方针。这个电影节有一部分法国政府的“扶贫”资金,用来资助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电影事业,所以一直注重文化的多元化。张元早期作品经常首先在这里打响。 与南特方针风格比较接近、起的作用也类似的还有柏林电影节的“青年论坛”,《巫山云雨》和《小武》都是在这里起步的。 鹿特丹电影节近年影响非常大,它几乎是第一个不拘泥于正式故事片的大电影节,鼓励一切创新,同时也有个资助计划,一些超低成本的未完成作品或起步阶段的计划都能够获得它的资助。近几年第六代导演普遍参加,比如放映施润玖、罗异的《走到底》,资助娄烨的《苏州河》。 1998年后崛起最快的是韩国釜山电影节。他们有个PPP计划,专门资助还没有拍的电影拍摄计划。第六代们大多数都去尝试申请过。 此外还有基金,对内地影响最大的是法国的“南方基金”。国内作品申请成功其后期资助的,按时间顺序有张元的《北京杂种》、宁赢的《找乐》、贾樟柯的《站台》、刘冰鉴的《哭泣的女人》等。禁片和非禁片都有。 西方的发行机构介入第六代作品的商业运作是近几年的事。最成功的是《十七岁的单车》,《小武》和《苏州河》的票房也都不错。最有名气的发行公司则是荷兰公司Fortissimmo,它走的是全球发行的路线,代理过《十七岁的单车》、《鬼子来了》等片的全球发行。 怒放 2004年6月7日下午,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的“中国新电影导演对话国际著名影评人”的电影论坛座无虚席,据悉,这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以来最受瞩目的一次活动。曾被封杀过的“地下电影”导演贾樟柯、王小帅、朱文等人集体亮相,他们都是首次参加中国内地电影节。这场从“地下”到“地上”的公开集体亮相,俨然使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第六代导演在国内怒放的大花园。 与会的一位电影专家曾说,中国电影如果不再扶持年轻一代,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电影市场将全部被好莱坞吞噬。张艺谋也好,陈凯歌也好,第五代导演终究会老去,中国电影导演已经面临着断代的危险。于是,有关方面决定扶持年轻导演,对于曾经违反《电影管理条例》的“第六代”进行政策教育,只要能改过的、能按照政策拍摄影片的,将统统予以“释放”。 而国家广电总局也的确曾在2003年底对话第六代,2004年初,又在深圳专门召集第六代开了一场特殊的会议,王小帅的《17岁的单车》解禁,接着传来贾樟柯与上影合作拍摄《世界》,导演朱文邀李雪健拍摄《云的南方》……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广电总局有关领导表示:“我们欢迎他们来繁荣中国的电影市场”。这句话让第六代昂首挺胸地走进了中国市场。 对此,贾樟柯说:“‘第六代’的浮出可以说是从一种体制进入到另一种体制,现在终于进入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王小帅则表示:“投资方对给第六代导演投资信心并不大,因为他们不了解市场对‘第六代’的答复。虽然上影方面给我和贾樟柯都投拍了新片,但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只有当我们的作品进入主流市场后,可能才会有一个结论。”宗合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