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快报:杨德昌最后的时光(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02:00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杨德昌最后的时光(组图)
杨德昌

新快报:杨德昌最后的时光(组图)
杨德昌

新快报:杨德昌最后的时光(组图)
杨德昌

新快报:杨德昌最后的时光(组图)
电影海报

  -新快报(blog)记者 刘嫣

  台湾新浪潮电影旗手杨德昌,6月29日因结肠癌在美国家中病逝,终年60岁。这位影响了一代人的知名导演,自从七年前高峰之作《一一》之后,就再也没有新作品面世。2005年他担任戛纳影展的短片单元评审团主席时,最后一次接受内地媒体的访问,称自己一直在筹备一部关于武侠的动画片《追风》,主角是以成龙(听歌,blog)为原型,原计划是在今年完成。

  其实早在2003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台湾媒体曝其患上癌症。但是直到2005年出任戛纳评委时候的杨德昌,在众人面前都一直是红光满面,看起来非常健康,让人觉得他患病的消息不过是谣言。事实上当时杨德昌的癌细胞就已经扩散,因此当年的戛纳影展之后半年,杨德昌就在公众面前消失踪影了。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几个圈内人见过杨德昌,传说他先是在内地养病并处理债务,之后又到了美国休养。而今年戛纳影展60周年前夕,主办方曾经邀请杨德昌拍摄短片为影展贺寿,但是就被他婉言拒绝了,当时就有人猜测他的健康状况不大乐观。果然在影展结束后一个月,他就因结肠癌在美国加州贝弗利山庄的家中病逝。杨德昌去世之后,据美国媒体报道,他已经与癌症病魔斗争了七年,而直到去世前半年在洛杉矶接受治疗的时候都还坚持在病榻上画画。

  《追风》让他心力交瘁?

  《一一》当年在戛纳影展大放异彩并荣获当年最佳导演奖后,国际影坛都很看好这位大师级导演,认为杨德昌还可以创作出更令人惊艳的作品,但是谁也没两个月后他被发现患了癌症。

  2002年8月的时候,杨德昌与成龙共同现身发表合作计划,准备以成龙为原型,拍一部充满了中国功夫味道的动画片《追风》。这对从小喜欢画漫画又有工程师背景的杨德昌来说,应该是驾轻就熟的事情。可是现实往往与理想相背,除了制作技术有很大的瓶颈须突破外,动画片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更是问题。据了解,杨德昌没想到制作动画“用钱如流水”,耗掉两亿多元新台币,竟只完成十多分钟的内容。虽然已经拍出来的东西非常精致,但因为耗钱实在太厉害,股东不想再出资,并且怀疑公司的账目有问题,要求杨德昌夫妇说明。在一直寻觅不到新资金的情况下,这部原本计划投资70亿元的《追风》不得不被迫喊停,台湾工作室关闭,员工遣散。

  2005年杨德昌在戛纳接受采访的时候还雄心勃勃地表示:“前期完成后,我要请明星配音,我现在基本上给这部动画片定的目标,是希望能在世界上都能有所影响。也希望台湾能成立像宫崎骏成立吉卜力工作室,培养专业动画人才。”

  想不到两年后,大师就抑郁病逝他乡,这部寄托了大师生前很多梦想的《追风》就此成为遗憾。

  他告诉我们一个不知道的台湾社会

  作为一个知名导演,杨德昌的电影产量其实很少,他一生只拍了七部长片、一部短片,正因为在开拍每一部电影之前都很谨慎,也造就了他部部作品几乎都是掷地有声的传世佳作,也得奖无数。

  杨德昌早年一直在国外念书,回台之后,他先是与张艾嘉(听歌)合作了电视剧《十一个女人》,清新的风格获得好评,之后帮中影拍《光阴的故事》,然后从1983年《海滩的一天》、1985年《青梅竹马》到夺得金马奖最佳影片的《恐怖分子》(1986年)。虽然作品中受欧陆导演影响的痕迹很明显,但杨德昌的作品还是主要以当代台北为背景。1994年他的《独立时代》首度进军戛纳影展竞赛,而2000年的《一一》则是获得全面的、国际性的肯定。可惜杨德昌一直不愿将此片在台湾公映,《一一》在台湾只于台北电影节做过一场“闭幕片”的正式映演。

  被称为是台湾新浪潮电影的旗手,杨德昌善于在作品里用自己独立而冷静的视角去描绘台湾社会,讽刺大都市里种种病态、丑恶、畸形、荒诞的事情。《一一》描写的就是一个台湾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变化,写实幽默之中,却又充满着对台湾社会的细腻观察与尖锐讽刺,影片中他借小主角洋洋的口说自己最想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因此我们在他的电影里见到一幅幅我们所不知道的台湾社会众生相,而这些通过共同的电影语言在全世界各地都获得极大共鸣。

  他们的惋惜与遗憾

  赖声川(blog):他对于电影艺术的追求是不折不扣的、独一无二的,他始终怀有一种使命感,希望透过电影向全人类说话。他的电影展现并延伸了都市人的小故事,表现了静态戏剧的一种形式,这种电影表现手法的特别之处在于故事从原地静止到某一处回忆里。德昌一直都非常喜欢漫画,所以这部动画作品中倾注了他自己非常多的心血。《追风》所具备的细腻,讲述的角度,镜头处理的手法都是有别于任何其他形式的动画作品。我很佩服他生前对于电影决不放弃和现世决不妥协的态度。

  陆川(blog):杨德昌当然是大师,他的离去让我很难过。对我而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就是部圣经。影片描摹的是残酷青春,我们一班同学一起看,完了感觉难以言表,所有关于青春的一切都被他表达尽了,那种对情感的认知,对怀着梦想的少年被世界打得粉碎的体验刻画,都表现得很完美很全面,当时我们都被震得沉默了,以前看过不少青春片,那时才知道原来都是抄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啊。”我写了个关于个人成长的青春片剧本,准备拍成电影向杨德昌致敬。

  张艾嘉:希望杨德昌安息,在另一个世界更自由地创作,也感谢他为台湾电影带来的一段精彩。

  李玉:又悲哀又意外。对杨德昌来说,也许这是一种他的方式,是用死亡的方式来对他的人生和作品来做圆满总结,大艺术家总是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解决一些问题。

  王小帅:《青梅竹马》和侯孝贤的《童年往事》对我电影里的东方气质影响很大,而且在很多电影节上我们也经常相遇,杨德昌导演一直鼓励我坚持拍摄好的电影。我一直很感恩杨德昌。

  张一白:现在的台湾电影界还是比较推崇侯孝贤,相对于侯孝贤,杨德昌电影里面对于台湾发展变迁过程中知识分子、城市生活、家庭生活等一些东西的刻画更为尖锐和思辨。我认为这种方式和精神正是目前台湾电影界比较缺失的,希望杨德昌的去世不是宣告了一种电影方式和精神离我们而去。

  张震:我感到很震惊、很难过,因为他是我表演上的启蒙老师,也是我最尊敬的导演之一。希望他一路好走,也向他的家人致哀。拍他的戏对我来讲是很简单的事情,我跟他相处时间很长,很小的时候在他的电影公司里面打工,一边做演员一边做道具;那个时候和他比较熟,知道他的脑袋里的人物大概是什么类型。

  贾樟柯:我相信他是对当代中国导演的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人。我们总是说‘先德先贤’,就是说他和侯孝贤导演。这几年像他那样,坚持理想、坚持风格的电影工作者越来越少,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商业浪潮的影响下,他们这批上世纪80年代成名的导演都发生了分化,只有他和侯孝贤还坚持作者化,坚持自己的电影风格。现在,他走了,我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