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关于南京的记忆,这是一场关于战争和人性的反思,这也是一个关于牺牲和救赎、反抗和不屈的拷问。
陆川说:我不是在拍屠杀的电影,我的目标也不是去做一个关于屠杀的电影。70年后拍成这么一部电影,是希望当下的人对战争中的人性可能变成什么样、战争给我们带来什么,有一个更深切的了解。
编者
昨日14点10分,影院内灯光渐灭,黑暗中,上百名成都观众跟随陆川回到了72年前那座最黑暗的城市——南京。《南京!南京!》的英文名叫《生死之城》(CityofLifeAndDeath),130分钟,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生离死别的痛苦中煎熬,影院内静得恐怖,任何一个座椅发出的细微摩擦,任何一个人轻声的叹息都清晰可辨。我们热泪盈眶,因为无法忍受如此不堪和耻辱的过去;我们心潮澎湃,被同胞的骨气和尊严,不屈和抵抗所撼动。
影片结束后,导演陆川率《南京!南京!》主演高圆圆、秦岚、江一燕、中泉英雄来到成都紫荆影城和观众见面。长达四年的拍摄早已让他们如家人一般亲密,陆川说:“我最自豪的是我们团队都很年轻,却拍出了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而且我们主创几乎全部都是中国人,老外都觉得不可思议。”成都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好评度很高,虽然电影的主题沉重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可电影的结尾却让人充满希望,当电影临近落幕时,观众知道逃脱日军魔爪的小豆子至今健在的消息后,全场想起热烈掌声。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南京!南京!》中在还原当年战争场面和细节上用足了功夫,有一种纪录片的真实和质感,这得益于陆川的老大哥樊建川对该片的大力支持。
《南京!南京!》是对沦陷区军民的群像式刻画,“抵抗”、“拯救”和“诀别”三个段落,陆川用人体最醒目的部分批注,它们分别对应:脸、手、眼。
镜头1:抵抗——陆剑雄们的“面孔”
影片是从1937年12月,南京城沦陷开始。尽管有大批士兵溃逃出城,但仍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无望而惨烈的抵抗。其中就有陆剑雄(刘烨)。最开始,他和一帮志士潜伏在一幢废弃的大楼里,对小队日军进行了成功狙击,但日军增援部队到来后,他们毫无悬念被生擒。被枪决之前,陆剑雄缓缓站起,身边的袍泽弟兄随他而去。此刻,摄像机镜头长时间定格在他们的脸上,他们嘴角紧抿、眼神清澈,有些人脸上透出绝望的神情,但更多的是坚毅和不屈。他们的脸上仿佛写着“中国不会亡”,刑场上,他们终于齐声将这五个字怒吼出来。
之后,片中出现了各种各样中国人的面孔特写,陆剑雄遗体怒目圆睁的脸、小豆子稚气和成熟混杂的脸、范伟绝望的脸……这些面孔为观众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新视角。就像陆川所说:“我要让人们重新看清中国人的脸。”这些熟悉又陌生的脸庞,是解读这部电影的一把钥匙。
镜头2:拯救——小江们的“天使之手”
激烈的巷战和残酷的屠杀之后,电影的节奏开始舒缓。沦陷后的南京城犹如阿鼻地狱,每个幸存下来的人像蝼蚁般活着,唯一尚有生机存留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这里,大量的难民因为拉贝而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
但在日军眼中,所谓“安全区”,不过是一个囤积了大量女性资源的“仓库”。日本人要在“安全区”内征集100名中国女子做慰安妇,并以全体中国难民的性命作为要挟。教堂内,拉贝涕泪交加地向大家诉说着自己的无可奈何,这时,突然从后排传出脆脆的声音:“我去!”,第一个报名的是舞女小江(江一燕),阳光透过窗户照到这个勇敢女人的手上,仿佛天使之手,在她之后,唐先生的小姨(姚笛)也慢慢举起手,接着人群中一只只手举起来,中国的女人们,用她们的贞洁拯救着别人的生命。
镜头3诀别——姜淑云们的眼神
小江跟随报名的女人们走出教堂,快到门口时,她猛然回头看着台上的姜淑云,两个女人眼神交加,彼此泪如雨下,那一刻,不知有多少观众的心都碎了。《南京!南京!》里的很多角色都善于用双眼来表达内心情感,尤其在生离死别的时候,眼神是他们向亲人表达内心最好的方式。
唐先生和太太(秦岚)作为拉贝的助手获得了逃离南京的通行证,可他决意留下来替换另一个助手离开,这个后果就是他必须替代那人受死。在铁丝网边上,唐先生和太太死别,最开始唐太太的双眼瞪得很大,她无法理解丈夫为何要作出这样一个决定,慢慢地,她从丈夫脸上找到了答案:他是在为曾向日本人告密而赎罪。唐太太眼中的泪水瞬间涌上来;影片尾声,姜淑云一人救下六个中国男人事败,经过日本军官角川(中泉英雄)旁边,她哀怨地盯着这位还算有良知的日本人,幽幽地说了句英文:Shootme!(杀死我),这句话让角川感到崩溃和震惊,这为他最后的自杀埋下了伏笔。
万人签名支持《南京!南京!》在日上映
昨天首映仪式现场,建川博物馆和太平洋院线还联合发起了一个万人支持《南京!南京!》在日本上映的万人签名大行动,陆川率各位主创在上面郑重签名。
最近《拉贝日记》在日本被禁映,陆川这部电影目前也还没被日本方面正式引进。陆川说,他去日本挑选演员时,曾带着一沓厚厚的历史图片前往。一些日本演员开始并不承认曾发生过南京大屠杀,陆川没说什么,只是把那些血淋淋的照片放在他们眼前。几天之后,他们再次见到陆川,认真地说:“南京大屠杀,有。”陆川说:“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希望这部电影能在日本放映,让更多后辈了解历史的真相。我会极力争取本片在日本上映。”
日本军官的扮演者中泉英雄的本人比电影里帅气很多,可他在见面会现场很紧张、很拘束,他通过翻译对现场的观众说:“在拍戏的几个月里我感到很难受,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剧组人员都进行过很多交流,今天见到成都的朋友,我很高兴。”对于中泉英雄昨天没有接受媒体采访,陆导解释说:“他在前几站的宣传中其实一直都接受采访,但因为他出演这部戏,现在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受到了日本方面舆论的压力。不过,他表示他会坚持走完这十几个站的宣传,向中国人表示日本人可以面对这段历史,也是爱好和平的。”
■观影手记
黑白刀锋和慌堵感
黑白色是《南京!南京!》的立场。
看片之前确实是着了素衣,进影院之后也确实立即安静地坐下,这样一部纯粹的黑白电影,无论是激烈的巷战,惨烈的屠城,羸弱的生命,陆川都在试图用白描式手法不断暗示观者,回望这样一段历史,必须认真而肃穆。
所以,影片一开始由刘烨领衔的那场将近半个小时的激战,让心很快变得沉重和压抑起来,一种莫名其妙的“慌堵感”随即蔓延全身,敲打着每一根神经。同为80后的摄影记者也很快发来短信,“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很沉重,心里很难受。”而后,影片轮番呈现的或愤怒、或恐惧、或麻木、或绝望的面部表情,更让人觉得黑白叙事的力量犹如刀锋,印在脑海,刻在心头。
这不夸张,更不是矫情。
在娱乐至死的消费社会,反思严肃历史似乎早已被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弃之荒野,正是因为对这段历史教育的缺失,让我们今天的这场“慌堵感”严重得如此超乎想象,虽然战争的残酷、面对死亡的恐惧、人性本质的善恶无法用短短的几句话去衡量和评判,但陆川的镜头语言却在此时提醒我们正视历史是多么有意义。
当然,也有放松的时候。电影散场前,当人们看到字幕打出影片中的“小豆子”如今还幸存于世时,整个影院立即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这阵掌声,是对死者的告慰,是对生者的敬重,更是对陆川给予我们一个自省内心的机会的感激。 任俊
解读经典剧照
陆川
日军占领南京庆典
(剧照展示的是日本人占领南京后,用日本传统方式庆祝他们的胜利。)
据陆导介绍,剧照(下图)中的鼓师是专门从日本东京请来的,并且是现在东京最好的鼓师。跳舞的队伍除前几排的日本演员外,其余的都是来自长春的武警战士和群众扮演的,他们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排演了这场戏。这场戏中震撼人心的鼓乐,其实表达的是对日本士兵的一种精神控制,使他们在不自觉中成为了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高圆圆
姜淑云换衣救人
(剧照中展示了高圆圆饰演的姜淑云的最后一场戏,为营救更多的同胞,她数次更换衣服,最后被日军怀疑而遭杀害。)
高圆圆谈及自己的感受时在现场潸然泪下。陆导称,这是真实的事,当时那位同胞换了六次衣服直至被发现、枪决这反映了中国人对这场战争的坚决抵抗。让陆导感到高兴的,公映时,这个故事中原型的母亲对他表示了谢意,而高圆圆饰演的姜淑云也被观众评为仅次于刘烨最受欢迎的演员。
江一燕
我的“天使之手”
(剧照中,江一燕饰演的舞女小江,带着坚定的眼神举起了纤细的手。)
介绍这幅剧照时,江一燕有些激动,她说:“这些沦为日军慰安妇的女性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她们用自己的死换取了同胞的生,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是很伟大的。
秦岚
亲手织毛衣
(剧照中,展示的是秦岚饰演的唐太太织毛衣的一个场景,她和丈夫、孩子、小妹在难民营中生活。)
秦岚说,这是我真正在织毛衣,不是摆造型。为了准备这个电影,我开拍之前做了很多功课,不仅要学织毛衣、打麻将、还要学习地道的上海话。对于自己在电影中的表演,秦岚一再表示有些忐忑不安,提及那场唐太太与唐先生分别的戏时,秦岚表示高圆圆和江一燕都很支持她,还特地到现场为她加油打气,同时她说,“这场戏拍了很多次,拍到最后,我已是体力不支,站都站不稳了,导演还要求在这场戏中不能太宣泄,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本版稿件采写记者 杨帆 实习生 纪晓蓉 梁梦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