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 恍如隔世--《花样年华》原声大碟(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0月27日18:16 南方网
![](/review/internet/2000-10-27/28-3-20750_102710.jpg) 专辑名称:《花样年华》原音大碟
唱片公司:滚石唱片
王家卫的电影与王家卫的音乐是两个概念,电影是原创的,而音乐是拿来主义,就如同做编辑,既要主观又必须客观,林林总总,兼收并蓄。在《花样年华》的音乐选择上王家卫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个苛求的编辑。几近全力在一部影片中回复一个时代的声音。
王对音乐的关注很少这么有概念性,除却《春光乍泄》中对探戈传统的深入。这张《花》的原声收录了传统戏曲、旧上海时代曲,香港菲律宾乐队拉丁风情、爵士、华尔兹等24段音乐,没有比这些更能阐释五、六十年代只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的日子。两个时代,两种情怀,就像七十年代怀念民谣与90年代接受“电子”一样。王将影响过自己的尽情放大,于是我们看到了上海滩的影子在2000年的空气中扩大、蔓延。
中国现代流行乐起源于上海。南下的上海人以香港、台湾为驿站,在离乡的日子里何以解忧,这数首古旧的上海曲目可算为一个保存自己文化传统的明证。周璇在1946年的电影《长相思》中唱的《花样的年华》既是王家卫电影的点题之作,更是当时南下影人在香港把通俗文化融入电影,落地生根发扬光大又备受认同的显示。
“5岁来了香港后,最令我着迷的,正是这个城市的声音,那么迥异于上海。”中西混杂对王家卫的冲击,一直至今。原声中收录了潘迪华的《梭罗河伴》,这不仅仅是当年夜总会的必唱之选,那种上海人唱改编印尼歌曲和欧美歌曲的独特韵味,才是王家卫情迷潘迪华的原因所在。
王家卫用忧伤的弦乐描述了爱情受个人束缚而意难平的故事,一面是日本cult片导演铃木清顺的《Yumeji's Theme》的主题音乐,出自《梦二》的梅林茂之手,弦乐二部的对持交缠,跟《梦二》的几首主曲不遑多让诱人的华尔兹、弦乐的整体处理叫人着迷。张曼玉在长巷徘徊,背景音乐中Nat king cole的《Quizas Quizas Quizas》,声声也许、也许、也许令人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