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道哥1
朋友去逛碟市,问老板有没有动画片《恐龙》。老板说有,但怎么也不肯承认那是是动画片。
如果没有事先的宣传,如果没有《侏罗纪公园》的经验,那成百上千出现在银幕上的巨大生物也会让我们目瞪口呆,认为那是真的恐龙复活,而不是动画片。说它不是动画片是对这部影片的最高的奖赏。因为它本身正是以技术为卖点的。如今,它胜利了。
号称“三维动画”的《狮子王》、《玩具总动员》在技术上远不能望其项背,它们基本还停留在平面绘画的水平,形象的立体感尚不够逼真;而《恐龙》已摆脱平面的绘画转向精细的制作,它以假乱真的形象及形象与实景的有机结合令人叹为观止。《侏罗纪》只是提供了一小部分恐龙即引发了轰动,《恐龙》却展示了一个纯粹的恐龙世界,没有人类在里面搀和抢戏,而且这些极其逼真的动物都带着人格化的表情和语言。(只有美国人才敢拿出大把的钞票和时间来搞这种玩意儿。万一赔了怎么办呢?小公司只能去喝粥了。)
玩音响的朋友都懂得用专门的发烧碟去测试自己的器材。影迷朋友们也可以在《恐龙》中寻找细节来考察它的制作水准。我自己发现了这麽几处:片子开始,大恐龙用脚驱赶调皮的小恐龙,画面是一窝恐龙蛋和那只恐龙脚的特写,仔细观察这只脚,它的表皮、纹理、肌肉、以及在运动时这些部分细微的变化,都十分的精确和科学,绝非是一个画家能单独能办到的。DISNEY大概还得花钱请一些生物学家、运动学家和高超的电脑技术人员。与此类似的一个镜头在恐龙群的逃跑途中,也是个特写镜头,一只巨大的恐龙脚踏在干燥的黄沙上,在轰然的巨响和腾起的沙尘里,那只脚占满了整个画面,以不容辩驳的真实感挑战你的判断能力。我觉得这不是一只恐龙脚,简直是DISNEY的自信与得意。
因为采取了拟人的处理,这些恐龙的表情就变得十分复杂,它们面部肌肉的变化、嘴角的扯动以及眼睛的灵活和舌头的仿真都受到严峻的考验。但影片几乎都用特写展示出来,得到的不是怀疑而是赞叹。那些表情也绝不是凭空而为,其喜怒哀乐的样式都可以在人脸上找到根据和来源。制作人员手头肯定准备了一大堆各式各样人脸表情的资料以供借鉴。仔细观察恐龙头领克朗,它在发怒和无奈时面部表情像极了《勇敢的心》中的梅尔.吉布森,而年轻的恐龙阿拉达梗着脖子光着脑壳的样子又绝似那些不服气的街头小哥。
DISNEY象某些暴发户一样喜爱大场面,《恐龙》中的天地碰撞和大规模迁移又为此找到了借口。铺天盖地的陨石雨和成千上百的恐龙大逃逸很容易在视觉和听觉上制造震撼。许多优美的、绚烂的、辽阔的、史诗的、等等的场面也应运而生。这些都像闪光的锦缎和黄金的王冠为之增添了豪华和恢弘,纵使街头贫儿也会因之而光华四射,其迷人光辉足以使人们(包括那些灰姑娘)惊声尖叫,朝思暮想。(TMD,有钱真好!)
美国人很会玩电影元素,有些作料人见人爱,百试不爽。本片也加入了宫廷政变、英雄美人,其手段招试和《狮子王》同出一炉。最后阴谋被粉碎,王位得以建立,爱情得以成功,新的英雄诞生了。其他诸如搞笑的猴子、忠心的老恐龙、阴谋的剑龙、凶恶的小恐龙等等也都可以在《狮子王》中找到对应。这些程式化的东西换个面目出现照样大受欢迎。有些东西已被用的十分娴熟而且绝对有把握出彩,比如那些被拍得像音乐一样具有韵律感的华彩段落——《恐龙》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画面的内部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巧妙结合,配以快速剪接和煽情音乐,华丽达到极致,令人赏心悦目、回肠荡气。
《恐龙》又该足捞一笔了。我们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人的钱和技术我们学不了,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学也必须学,那就是他们懂得如何花腐朽为神奇。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来新浪影视论坛发表文章或来信发表意见。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