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也生活在北京》
片名:《也生活在北京》
片长:14分钟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1年4月
出品单位:
导演姓名:齐军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27
导演职业:学生
主创人员:编剧:
摄影:齐军
美术:
录音:
主演:
故事大纲:
一对四川打工的夫妇他们一天的生活。
|
2、《小李》
片名:《小李》
片长:14分钟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2年2月
出品单位:
导演姓名:齐军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27
导演职业:学生
主创人员:编剧:
摄影:齐军
美术:
录音:
主演:
故事大纲:
记录了一位二十七岁的公汽司机的生活,以及他的思想。父亲瘫痪在床,兄长去世,他便成为兄长孩子的“父亲”。
|
3、《秋至》
片名:《秋至》
片长:4分30秒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1年10月
出品单位:孙克冲电影工作室
导演姓名:孙克冲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26
导演职业:影评人、导演
主创人员:编剧:孙克冲
摄影:孙克冲
美术:孙克冲
录音:栗子
主演:
故事大纲:
本片是一部没有演员的剧情片,采用了一些默片时期的拍摄手法,讲述了一个杀手从纽约来到北京执行一个任务,最后死于非命的故事。本片也是一部纪录片,从这个杀手的主观视觉看到了一系列的北京景象,在一天不同的时间里,记录了北京的印象。 |
4、《梦夜》
片名:《梦夜》
片长:14分钟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1年12月
出品单位: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导演姓名:林凡、肖佳奇、关乐观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22
导演职业:摄影师
主创人员:编剧:
摄影:
美术:
录音:
主演:
故事大纲:
他,在夜色中寻找自己。
迪厅,酒吧的喧闹,地铁、马路上飞驶的车辆,深夜空旷的大街,火车站侯车的人们……
他游走于各种空间,寻求的是新的一天的来临 |
5、《明明》
片名:《明明》
片长:14分钟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1年9月---2002年3月
出品单位:个人
导演姓名:黎小锋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30
导演职业:学生
主创人员:剪辑:贾恺
摄影:黎小锋
美术:
录音:
主演:
故事大纲:
明明十七岁了,她是个被抱养的孩子,小时候患过癫痫,落下了智残,现已恢复正常,养父母早已离婚了。每天月底,养父给她送来卖废品挣的200元抚养费;养母是个盲人,外出唱歌养家之余,一直在帮她补习小学功课,希望她能带入正常孩子的生活。 |
6、《拆那胡同》
片名:《拆那胡同》
片长:12分钟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2年3月
出品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导演姓名:陈鲮、张冠仁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19
导演职业:学生
主创人员:编剧:
摄影:陈鲮、张冠仁
美术:
录音:
主演:
故事大纲:
琉琉厂居民区为老北京城胡同群,有的几世同堂十几年来在平房住了大半个世纪,如今多数为下岗或是无业居民,尽管生活艰苦,但他们仍然平静快乐地生活着,
但2002年1月28日开始房改拆迁工作在这里动工了,他们被迫离开这住了几十年的老胡同…… |
7、《走过毕业》
片名:《走过毕业》
片长:14他53秒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1年6月7日
出品单位:中央美术学院质子电视
导演姓名:崔鹏飞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30
导演职业:教师
主创人员:编剧:崔鹏飞
摄影:崔鹏飞、业晓、陈卓、李冀青等
美术:
录音:崔鹏飞
主演:(纪录主人公)赵衡(中央美术学院2001届毕业生)
故事大纲:
本片记录中中央美术学院96级毕业生赵衡在2001年办理离校手续的曲折过程。
毕业前一次车祸,对他的行动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为了补交拖欠的学费,他冒着酷暑奔波于教务处、学生处,在伤痛与心痛之时,他回想起大学这几年所经历的人和事,时而浮想联翩,时而感慨惆怅。
从而真实地勾勒出一个艺术院校毕业生的内心世界。 |
8、《忘却的记忆》
片名:《忘却的记忆》
片长:10分钟
色彩:色彩
拍摄时间:2002年2月14日---16日
出品单位:
导演姓名:赵飞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24
导演职业:编辑
主创人员:编剧:赵飞、叶凡
摄影:饶林、唐海
美术:
录音:
主演:晋松
故事大纲:
文革是一段历史,我们应该纪录这段历史,这是一部关于文革的纪录片。主人公晋松一直收集文革资料。对于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文革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对它了解的不是很多,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慢慢地忘记这段历史,晋松的行为谈不上多伟大,但他做的这些事情毕竟为我们的记忆留下了一些东西,我们拍摄的是晋松的故事,只是把他的一些故事真实地记录下来。 |
9、《地下》
片名:《地下》
片长:12分钟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1年11月
出品单位:
导演姓名:张悦 李吉
导演性别:女 男
导演年龄:20岁
导演职业:学生
主创人员:编剧:
摄影:张悦、李吉
美术:
录音:
主演:
故事大纲:
我们记录了工作在地铁北京站的一些工作人员,让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听听她们的声音…… |
10、《还愿》
片名:《还愿》
片长:10分钟20秒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2年3-4月
出品单位:东方明星数码工作站
导演姓名:翁燕然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26
导演职业:学生
主创人员:编剧:
摄影:
美术:
录音:翁燕然
主演:
故事大纲:
四年前,嵘儿的母亲为许下一个愿:也能考重点大学,将为她按照本地风俗,打一场“教”,请当地的道士先生做一个道场。四年后的春节,随着嵘儿的毕业愿望的成真,一场热闹的道场如期举办。其中味道的复杂以DV纪录下来。 |
11、《李保田的小屋》
片名:《李保田的小屋》
片长:12分钟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2年4月1日
出品单位:个人
导演姓名:窦海军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40
导演职业:编辑
主创人员:编剧:刘荣松 窦海军
摄影:刘荣松 窦海军
美术:
录音:刘荣松 窦海军
主演:
故事大纲:
通过一名演员住房内的情况,反映了他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状态,对观者有一些启示。
|
12、《结婚那天》
片名:《结婚那天》
片长:11分42秒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2年3月4日
出品单位:陈纲
导演姓名:陈纲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30
导演职业:学生
主创人员:编剧:
摄影:陈纲
美术:
录音:
主演:
故事大纲:
即使在太阳底下,我亦有这样的玄想——在我视力所及范围之外,伸手不见五指。
意义是什么,我不愿多想,我只不过是用影像将别人目力不及的黑暗中的偶然性捕捉……
情节:准备——接新娘——婚宴——归家——新郎访谈 |
13、《彩评家季民》
片名:《彩评家季民》
片长:15分钟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2年2月
出品单位:
导演姓名:陈青松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24岁
导演职业:网站视频节目编导
主创人员:编剧:
摄影:陈青松
美术:
录音:陈青松
主演:
故事大纲:
季民1998年下岗后,开始买彩票。出于对数字的敏感与爱好,季民开始研究彩票号码的规律。三年过去了,虽然还没有实现中大奖的愿望,季民已经成为上海滩颇有名气的彩评人士。
透过季民多少有些传奇的人生故事,本片描述了彩票给广大彩民带来的诱惑,快乐与苦恼。 |
14、《老北京的叫卖声》
片名:《老北京的叫卖声》
片长:12分钟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2年1月
出品单位:清华大学
导演姓名:林泽勇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21
导演职业:学生
主创人员:
摄影:陈龙、林泽勇
美术:
录音:
主演:武荣璋
故事大纲:
一位曾在老北京叫卖的老人武荣璋,在烟袋斜街回忆和重演昔日叫卖场景 15、《千纸鹤》
片名:《千纸鹤》
片长:11分钟
色彩:彩色
拍时间:2001年7月
出品单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导演姓名:沈晓闽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28
导演职业:学生
主创人员:编剧:沈晓闽
摄影:沈晓闽
美术:沈晓闽
录音:阎小荔
主演:戒毒所女学员
故事大纲:
这是一个在女子戒毒所拍摄的短片,为了尊重拍摄对象,全片没有出现拍摄对象的脸。她们的声音和肢体语言强烈表达她们的情感。导演构思突出千纸鹤这一情感替代物,并以优美的音乐贯穿全片,风格温情富有诗意,冷酷中带有一丝温暖。 |
15、《千纸鹤》
片名:《千纸鹤》
片长:11分钟
色彩:彩色
拍时间:2001年7月
出品单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导演姓名:沈晓闽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28
导演职业:学生
主创人员:
编剧:沈晓闽
摄影:沈晓闽
美术:沈晓闽
录音:阎小荔
主演:戒毒所女学员
故事大纲:
这是一个在女子戒毒所拍摄的短片,为了尊重拍摄对象,全片没有出现拍摄对象的脸。她们的声音和肢体语言强烈表达她们的情感。导演构思突出千纸鹤这一情感替代物,并以优美的音乐贯穿全片,风格温情富有诗意,冷酷中带有一丝温暖。 |
16、《边走边唱》
片名:《边走边唱》
片长:15分钟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1年-2002年
出品单位:个人
导演姓名:李勇
导演性别:男
导演年龄:26
导演职业:学生
主创人员:编剧:
摄影:李勇
美术:
录音:
主演:
故事大纲:
北京树村的摇滚青年李波,为了坚持做乐队,曾经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2001年冬,他借了一笔钱组织了一场演唱会,仍以失败告终。然而,李波一个不肯低头的人…… |
17、《一日的机缘》
片长:11分30秒
色彩:彩色
拍摄时间:2001年6月
出品单位:个人
导演姓名: 李松松
导演性别: 男
导演年龄:28
导演职业: 艺术家
主创人员:编剧:李松松
摄影:董越、隋笑梅、肖鲁、K-Steinke、乌尔善、王丹、莫伟康、李岱云、何龙、李松松
美术:
录音:
故事大纲:
本片记录了李松松的公共艺术作品《马》的实施过程。八匹马被运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拴在绿地中竖立的古代古雕马桩前,从早到晚,停驻了一天。
本片探讨了行为艺术要我们的现实中最大公共化的良性可能。它展示了当熟悉的环境发生突变时我们的反应,并让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本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