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以内”的娱乐新闻
对于南方都市报娱乐新闻而言,扩版是一个贯彻始终的关键词,正是在一次次的扩版之中,南方都市报娱乐新闻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娱乐的首次扩版是李多钰提出的。李多钰是南方都市报创刊时的元老,最初在生
活部做政法线的记者。1999年,李多钰开始为娱乐版面撰写评论稿件。“当时的环境很差,很多报纸胡说话,说胡话——这个领域还没有一个规则,记者大都是艺人或者演艺公司的御用笔者,”李多钰这样描述当年的娱乐新闻大气候,“全中国的纸媒都没有像样的娱乐报道,这也是我们当初要做大娱乐新闻的初衷。”
1999年底,李多钰拉上当时还在南方都市报《民间纪事》做编辑的钭江明来到主编程益中的办公室,提出娱乐新闻扩版的建议。商议的结果就是要大做娱乐新闻,理由很简单:在当时舆论管制最松的娱乐新闻这一块,做大做好,扩大南方都市报的影响。
1999年12月,娱乐和副刊组合并,谢晓、曾光明、李多钰、钭江明,加上副刊的记者宁佐勤和新进报社的李淑君,共同操作南方都市报扩充至四个版的娱乐新闻。2000年年中,南方都市报举行南湖会议进行部门调整,文体部成立,包括娱乐、体育以及副刊。庄慎之任分管副主编,李多钰任文体部主任。从南湖回来,程益中和庄慎之来找李多钰,说娱乐还要扩版,做八至十个版。
李多钰有点发懵。当时除了南方都市报,国内还没有任何报纸把娱乐新闻当作重点制作的对象,编辑们的理念也没有现在这样清晰。八至十个版面的娱乐新闻,拿什么来做?怎么做?
但领导们的商议是深入而透彻的,可以说,南湖会议定下了南方都市报沿用至今的娱乐新闻操作思路。这个思路最初的说法是“八小时以内”——做娱乐圈八小时的新闻,南方都市报现在做“大写的娱乐”的理念与之一脉相承。“娱乐不仅仅是八卦,我们要有把娱乐新闻当作一种产品的观念,我们要告诉读者这个产品是什么,是怎么样的,是怎样做出来的。我们要全力做娱乐圈内八小时工作时间以内的事情,做有价值的娱乐新闻”,程益中曾这样总结。
这样,从电影、电视、音乐、明星这些娱乐元素的产品层面归类入手,南方都市报开辟了一条娱乐新闻报道的光明之路。事实证明,如果仅仅停留在明星八卦的报道上,娱乐新闻没有出路——这也是国内许多报纸走上的死路,而在南方都市报,在“大写的娱乐”理念贯彻下,娱乐新闻的报道开始摸索着前行,直至光辉灿烂,做到全国最好。
文体部:一个盛放的集体
“2000年的某一天,你将看到这几篇采访。如果以正常阅读速度计,你看完每篇文章的时间大概是15分钟。在15分钟的时间里,你能大哭一场,喝掉两罐啤酒,能做一场仓促的爱,进入半睡眠状态,能和许多人擦肩而过,记住和忘掉很多事情……”
这是2000年11月24日《王家卫特刊》中编辑蒋明撰写的编者按,用王家卫的语言来编辑《王家卫特刊》。从2000年文体部成立到2001年年终《娱乐年鉴》的诞生,南方都市报的娱乐版面始终活色生香,制作精美精致,品牌栏目林立。
2000年3月,娱乐组创立《声色周刊》,推出的红色感动中国专题、王家卫特刊、无线传奇专题等等都被读者津津乐道。此后,娱乐组又新开创了《娱闻串烧》版,香港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梁冬很欣赏这个版,曾多次与该版的主要撰稿人、副刊编辑张学涛(野麦子)交流“串烧”心得,并且在其节目中多次引用南方都市报的“串烧”稿子。
2000年4月,娱乐组开创《每日娱论》,由娱乐编辑轮流主持,窦婉茹、曾光明、蒋明、任田、何颖珊等编辑走上了报纸的前台。一方面,这个栏目以不同的文风传达南方都市报人提倡的娱乐精神;另一方面,这个栏目把编辑推向前台,提高了报纸对读者的亲和力。《每日娱论》栏目文章被新浪、网易定期转载,后来本地一家日报完全照搬此形式,克隆了这个栏目。
2001年创办的《娱乐评介》版在影迷歌迷圈颇有影响,许多音像制品店将《娱乐评介》版及《盘点》版剪下来作为向顾客推荐的依据。另外,每周二定期出的由采编撰写的杂文专版《四人吧》也一直保持着名牌的态势。
2001年,南方都市报再度改版,娱乐体育新闻集中在C叠,娱乐新闻成为C叠的封面。“娱乐新闻成为封面是南都娱乐新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程,它标志着娱乐新闻成为报纸新闻的重要分支,同时标志着纸媒中娱乐新闻开始与其他新闻平行化,时至今日,南都的娱乐无论在版数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全国领先者。” 当年的C叠封面编辑窦婉茹今天这样评价那次改版。
“一个怒放的人(庄慎之)领导了一个盛放的集体”,2001年底,程益中对文体部作出了这样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