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992:偶像的年代 空洞的内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9日18:16  南都周刊
1992:偶像的年代空洞的内核

张学友

1992:偶像的年代空洞的内核

黎明

1992:偶像的年代空洞的内核

郭富城

1992:偶像的年代空洞的内核

刘德华

  有人说这是一个精神缺失的年代,影星歌星甚至莫名其妙的人充斥了现代生活。那么,我们是如何看待90年代的四大天王?

  编辑|南都周刊|许伟淳  文|大地资料整理|周执  美术设计|康哲峰

  偶像崇拜自古有之:战火硝烟时,英雄人物多为人所向往;和平年代,又用什么来填补物质外的空白?不要对"偶像"两个字嗤之以鼻,阻止孩子们听周杰伦的父母们啊,早就忘了当年躲在被窝里听邓丽君的岁月。有人说这是一个精神缺失的年代,影星歌星甚至莫名其妙的人充斥了现代生活。那么,我们是如何看待90年代的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偶像 颁奖礼

  记录·回忆

  忆讲述人:编辑 蚂蚁

  四大天王是好久以前的记忆了,那时候感觉是一个热闹的年代,我说的不是内地的热闹,而是身在内地感觉到香港的热闹,90 年代初还没有香港的电视看,那时候只有在街坊、同学、朋友间流传一些颁奖礼录影带、卡拉OK 带、贴纸等等,虽然不多,但是觉得真的很精彩,感觉香港是一个住满明星的地方,那些高楼大厦的闪烁夜景连同那些明星的名字成为我们对“香港”所有的认知。我记得从姐姐的同学那借到一盒颁奖晚会的录音磁带,是轮了很久才借到的,里面主持人和嘉宾说话都挺好玩,还有演唱很多歌曲,比如许秋怡和张智霖唱了《片片枫叶情》,歌词真是棒得不得了。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如果你不知道“四大天王”的名号,分不清黎张刘郭,那真的是件落伍的糗事。四大天王成了九十年代初期流行文化的代名词,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四个男歌星在那个年代成为排行榜和颁奖礼上的常客,完全继承了谭咏麟他们一代歌手的辉煌。由于张国荣谭咏麟等老天皇巨星相继退隐,香港乐坛需要有点新意来刺激市场,于是这个称呼应运而生。百花齐放的八十年代走到终点,由一个垄断意味式的继承开始了下一个十年的篇章。

  如果说八十年代谭张等人成为巨星进而引发人们对娱乐产品的消费热潮的话,那么四大天王在九十年代的作用就是把娱乐圈偶像化并且神化,再次把娱乐消费推向高峰。在他们身上几乎可以找到所有香港人以及香港明星们的影子——他们努力勤奋、工作的范围由歌手到影星几乎无所不能,于是出现了“影视歌三栖”的称呼。四个人的唱片数量以及销量都是其他歌手所不能比拟的,随之各大奖项的得主也不外乎他们四人。除了张学友的外形稍逊之外,其他三人更是不需要用歌喉,光凭长相就得到无数粉丝的热爱,“追星族”一词基本上出自这个时期,而且他们的疯举动层出不穷(至今还有杨丽娟这样的痴心追随者)。特别是对于刚对娱乐产业有点朦胧认识的内地的人们来说,四大天王是最好的模板以及膜拜的版本,因此我们便用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一场刻骨铭心的沉醉中去。

  但是在电影、歌曲等方面销量大丰收的同时,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也发现值得回味和真正有生命力的流行作品并没有多少。在偶像当道的那几年,人们被多彩的外包装所迷惑,忽视了真正的内容。比起八十年代中人手一个记歌词的小本,靠拷带和广播听歌的日子,九十年代的消费感大大增强。偶像几乎也就是时髦商品。四大天王商业上的成就并没有推动文化进步。歌曲原创力和八十年代持平,而且因为需求量增大出现更多的行货大路货。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商台的“豁达”行动提倡原创才让港人认识到唱自己的歌的重要性——而在七十年代的台湾,李双泽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以身作则地开展了民歌运动。电影的粗制滥造更是令人惊心,天王们接拍的片子经常是仅仅为了娱乐大众和赚票房,在内容和导演手法等实际的艺术表现上没有可取之处。整个娱乐圈也笼罩在他们形成的垄断影子下,有机会出头的新人少之又少。回头看来繁荣的历史背后隐藏着内核方面的停滞不前,是利是弊还一时说不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