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末举行的南方盛典上,金牌编剧于正以热播剧《最后的格格》摘得最佳编剧。本来以为于正是一个年龄偏大、很有阅历的人,但其实于正很年轻,今年才三十岁,不过,他的作品《烟花三月》、《大清后宫》、《楚留香传奇》、《玫瑰江湖》、《最后的格格》、《胭脂雪》等电视剧已经让他成为影视公司追逐的对象。那么于正是如何加入编剧行业又如何成为最佳编剧?日前,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演戏惧场 ,编剧从容
于正告诉记者,他实际上以前学习表演的,是演员,是1997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学生,但是他只读了一年,读不下去了,原因是自己不适合做演员,一次汇报演出时,他上台后在灯光下,感到非常紧张,脚抖得厉害,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原来他惧场,每次排练的时候还好,就是上不得台。有这样的问题,表演是学不下去了,但于正心有不甘,觉得自己形象不错,也许可以跑组先演演小角色,也许就会好转。
但在剧组不容易,经常因不会演戏被导演骂,一次于正在某部戏中担任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这部戏是边写边拍的,因为于正演得不好,导演非常生气,决定要让于正演的这个角色赶紧死掉,好把于正打发走,于是导演让编剧改戏,把于正演的人物写死。可是那个编剧很大牌,坚决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下去,不听导演的。导演和编剧较上劲,编剧一气之下走了。没有了第二天的剧本,剧组眼看停工。看着自己给剧组造成这么大的麻烦,于正很过意不去,于是试着对导演说,要不我来续写几集,导演一脸的看不起,说,你,走吧。于正想有什么了不起,他晚上拿起笔试着写了几集,然后把稿子塞到导演的门缝里。第二天于正到了上海,突然接到那位导演的电话,说,看了你写的稿子,要不你回来当剩下的戏的编剧吧。
于正就这样上了道。于正出生于浙江海宁,海宁亦是王国维,徐志摩、金庸的故乡。于正从小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学习文学,他上中学时就开始写小说,还出过书,只是明星梦让他想当演员。这次突发事件让他的文学功底派上了用场。一个不成功的演员居然写起剧本来头头是道,香港导演李惠民看中于正,邀请于正担任他的工作室的编剧。
编剧到制片人, 被动变主动
在李惠民那里,于正参与了《荆轲传奇》等电视剧的编剧工作,后来还签约香港TVB担任编剧。几年后于正来到北京发展,开始时度过了一段艰苦的时光。于正告诉记者,当时拍摄他当编剧的一部电视剧时,他遭遇了非人的待遇,“一年的时间经常陪投资方老板吃喝玩乐,半夜时还要陪他谈心,我父亲病重,我说要请假回去看,老板都坚决不同意。”
于正和该剧老板最终闹僵,“他在行业中封杀我,半年中没有人找过我。”之后制作人阎大可找到于正,两人开始合作《大清后宫》,于正说:“他很尊重我的意见。”不久资金出现问题,一个很欣赏于正的朋友投资了500万。于正说:“最后他们都获得了3倍的回报。”
从《大清后宫》开始,于正发觉,自己应该介入整个电视剧的制作中去,这样才能把写的作品做成精品电视剧。《楚留香传奇》之后,于正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全面介入影视剧的拍摄,包括融资,担任制片方之一。工作室成立后,拍摄了《玫瑰江湖》等电视剧。而最近,在由安以轩主演的《天地不容》中,他更是晋升为制片人。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