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瑞英自曝青梅竹马情史 大谈老公和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0日03:09  燕赵都市报

  观众熟悉的李瑞英一直是《新闻联播》里那个“刚性”形象,目光锐利,思维敏捷,口齿清晰。但近距离接触她后,这个“刚性”形象在不断漾开的笑容里变得柔和而丰富。工作中的她尽责、细心;生活中的她,单纯,率真,“你不能怀疑一切,你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还是大多数。”

  ■一个评价:性格好,没是非、懂事

  李瑞英不仅是《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她的“头衔”还有很多,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组组长,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员主持人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于是总有人问她,走到今天是不是因为她人生目标特明确?李瑞英诧异,没有啊,我一直都是到哪步做哪步的事。

  那为什么能走到今天?她想了想,得益于我的性格吧。从小她就是个乖女孩,“懂事”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她。答应人家的事一定要办好。邻居把钥匙交给她说一会儿有人要来取个东西,多少个“一会儿”都过去了,她仍然在等:“人家不来,我绝对不会走。”

  李瑞英是在江苏电视台工作三年以后才回到北京的,她没有去原本该去的广播学院报到,脑子里一个突然的念头让她拿着自己的节目带子去了中央电视台。“我想,等我七八十岁坐在电视前面,我的晚辈问我,你也是学这专业的怎么没在中央台?这多遗憾!我决定去试试。”直到今天,她依然对邢质斌、刘佳心存感激。“没有她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她们看了她的带子,又向她的同班同学罗京了解了她的为人,听到的评价是:性格好,没是非,懂事。他们合力帮她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新人难免要坐冷板凳,她一年多没有得到出镜的机会。终于有一天,组长出差了,副组长邢质斌排班,给了李瑞英在央视第一次出镜的机会。

  ■三个法宝:心态好、爱运动、善安排

  能在四十岁以后依然像二十岁那样以观众所期望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屏幕上,李瑞英靠的是三个法宝。

  她的心态永远是积极的。“一个把坏事变好事的人才是一个自主的人。如果你是一个消极的人,光觉得是自己吃亏了,天天抱怨,就不可能学到东西。一件看似不好的事,如果积极面对,就能驾驭它。”

  运动和睡眠是她的第二大法宝。一星期三回,她坚持打了7年羽毛球。后来工作忙了,她就改打网球。天气好时,她会走路上班,四十分钟走下来,神清气爽。播音员经常值夜班,很多人得靠服安定才能睡眠。李瑞英不用,“再大的事也不能影响我睡觉,我睡眠质量特好,从来没有失眠过。”对于播音员来说,睡觉就是工作的本钱。

  第三个法宝是善于安排时间。“凡是非干不可的事赶早不赶晚,已经安排的事我不会推掉再答应新的事;如果这一天没班,我就把比较扎堆的事安排在一起,集中办事;外面的活动基本不参加;一些杂事则安排给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我是个办事让人放心的人,用人原则也一定是办事能让我放心的。”

  ■青梅竹马一家亲

  李瑞英提到自己的丈夫喜欢说“我们家那人”。“她家那人”和她是一个院儿长大的,从小因为两家住得近,就分到一个学习小组,平时一起学习,放假一块玩,考试不是她第一就是他第一。后来,他去了北大经济系,她上了北京广播学院。

  大学期间,他们互相通信。大学毕业,他到社科院读研究生,她则分到了南京。正失落的时候,他妈妈带着他去她家里安抚她,你先去,将来他从社科院毕业了也去南京,挺好的,假期让他去南京看你,我家四个儿子,你在南京落户了,我就跟着你们去南京。两人的事就这样被老太太挑明了。果然他每个假期都去看她,两人一起去附近游玩,他甚至和她江苏台的同事都成了朋友,用她的话说就是“特拿自己不当外人”。她从南京回来的第二年,他们结婚了。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李瑞英都过得非常单纯,有时她会想退休以后的事,“我最大的愿望是老了后有朋友开个咖啡馆,我们能喝茶聊天看书晒太阳。我还有个愿望是老了后到希望小学当个老师,教孩子们念念课文读读书。”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李瑞英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