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访谈节目、真人秀……观众最爱看的是什么?那就是主持人或嘉宾的毒舌,如何羞辱参赛者,或是如何刺激来宾,有人说这是一种“恶趣味”,这是没错!但难道这不就是人类的本性?谁要看那些粉饰太平、温温吞吞的虚伪面孔?能大胆直接地表明内心中的真实想法,难道不是更值得推崇的事?!
响鼓还需重槌敲
大概很多人都是在看了《American Idol》《American Next Top Model》之类的选秀节目,才首次领教到毒舌派的威力。在以往此类节目中,这些通常被称作是“老师”的评委们,在大家脑海里的既定形象都是循循善诱的温情面孔,可没想到的是,这些看似绅士面孔的评委们却以直接而犀利的话语、毫不留情的指点,让电视机前喜欢大惊小怪的观众们都吓了一跳,原来做评委还能做成这样?!
你见过当冠军下台向评委致谢时,一脸不屑的评委大叫着说,“我不喜欢你,我并没有选你”的尴尬局面吗?这个评委叫做Janice Dickson,是过气超模,她还这样形容过某位参赛者的相貌,“你一笑,露出牙齿就好像外星人”。当中,也有评委丝毫不带感情色彩地将一个身材不够纤瘦的参赛者形容成“一直穿着雪纺的海象”还有诸如“性感得只是会受到低下阶层欢迎,拍拍啤酒广告之类还差不多”……种种毒到不能再毒,近乎于人身攻击的评论,在这些节目中如同恒河之沙,数也数不清。耳目一新的同时,更刺激了收视率,尽管卫道士们提出了非议,但制片方却依旧在变本加厉地鼓励这样的方式,导致这些毒舌评委们甚至成为了大众新偶像,就连过气已久的第一代超级模特Twiggy也借着担任《American Next Top Model》的评委,才重新回到时尚界。
偏偏观众就是爱看这一类的演出,皆因它反映的才是真实的人性,没有错但是比较残忍,可就像“毒舌鼻祖”Mr.Blackwell说的:“占有世上最美丽的衣服却任其成为恶俗,决不能被原谅。我只不过是大声说出了别人的窃窃私语。我的初衷不是要伤害他们。”伤害肯定是会有,但如果能够让人从伤害中反省,也不失为一件功德!毕竟所担任的是评判的角色,难道你还希望他们多慈祥!
毒舌代表着一种权威
又不得不再一次提到《The Devil Wears Prada》,尽管这电影并不是完全真实地在反映时尚圈,但当中Meryl Streep以类似《Elle》时装总监Kate Lanphear的“白发魔女”的发型,穿着比Anna Wintour更具攻击性的服装,演绎出的时尚女主编,张口闭口说着的都是犀利到狠毒的台词,人们还是见到了两个字——权威。
生活中的Anna Wintour也并不输电影,她以“我的读者没有空姐,为什么不写成功女性的乳腺癌”这个理由,而毙掉一组关于空姐乳腺癌的文章。她会为了保持一贯的唯美风格,在为Hilary Clinton拍摄封面图片时要求前美国第一夫人换掉那身“可笑的海军蓝套装”。可是谁又敢反驳她?这是一种独特的气场,需要有一定的底气和资历才能营造出来,就像是时尚圈中最权威的那部分人,他们尽管说话并不多,但可堪称是句句有骨,让人不服不行。
Karl Lagerfeld也是当中的翘楚。反正他老爷子地位摆在那儿,自然不用考虑别人的内心感受,纵然对于同级别的Yves Saint Laurent,也毫不留情地处处批判,“一旦开始回顾,就等于否定日后一切,所以我不回顾,不展望,我只在乎现在。”完全不给这位爱办回顾展的曾经老友留下一点情面。我行我素的他,更对别人的批评不屑一顾,纵然是来自后辈Marc Jacobs毫不留情的指责,“整个巴黎飘扬着YSL的风情,这不是一条金链、一串珍珠、一只菱格手袋所能比拟”,这不是老佛爷有能够在肚子里撑船的气量,而是他早已深谙游戏规则,“做什么都要讲究‘尊重’的话,不如趁早别玩了。”他早就发表了这样的言论。
这也是那些靠“毒舌”打天下的评委们的内心写照,他们不苟言笑、表情冷漠,尽管有时其实是在刻意扮酷,但越是冷冰冰,说出来的话似乎才越具分量,人们才会觉得你足够专业,对你感觉到信任,也会因此而对由你手上选出的选手产生认同感。要谁都像头上戴着大花的杨二车娜姆一般,只懂得坐在评委席上发花痴,而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也只能被当成电视台招徕收视率的工具、观众眼中的小丑,仅此而已。
相关链接
毒舌评论家逐个数
Suzy Menkes
《国际先锋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专栏作家
标志:肥胖身材、蛋挞头
经典语录:“真想徒手杀了Marc Jacobs,有生之年再也不想看Marc Jacobs的秀了。”
Lynn Yaeger
纽约《村声》(Village Voice)杂志前时装专栏作家
标志:俄罗斯娃娃式发型和妆容
经典语录:“尼龙Prada包包对地球环境威胁让人困扰,它不像Bottega Veneta的编织包与锃亮的Mulberry包,普通的尼龙包将会在度过时尚晚年之后让动物窒息而死,或被扔在大溪地波拉波拉海滩约数百万年之久。”
Hilary Alexander
《每日邮报》(Daily Telegraph)时装评论家
标志:架得低低的眼镜
经典语录:“先进材质营造透明度与朦胧,有些造型却像体育服和女性贴身衣裤合体的怪款式。Karl执著于醒目的结构,结果却像未完成的作品。”
Cathy Horyn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时尚评论家
标志:中性黑色套装
经典语录:“我不认为设计师Riccardo Tisci拥有太多的创意而缺乏设计重心,我怀疑他到底有没有原创的东西。”
Kate Betts《Time》别册Style #amp#amp; Design策划人
标志:金发、美式装扮
经典语录:“在Ferragamo的发布会上,设计师Cristina Ortiz推出了白色西装外套与宽管长裤的搭配。仅管Wanda Ferragamo在谈起新Ferragamo的风格时,仍会引用她丈夫有关经典和优雅的政策,我们却看不出这些衣服与此有何关联。”